遵义
遵义搜狐焦点网 > 遵义新房 > 新闻中心

工业定“乾坤” 成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2017-03-09 09:23:22 来源: 大众证券报

2017年,成都布局了9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其中排名前列项便强调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成都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包括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以及新经济。其中,将发展现代制造业摆在首要位置,并提出要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持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在成都市主政者看来,工业不仅是整个实体经济的核心,同时是一座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和能动轴。成都作为一个1600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难以离开工业经济的支撑,各区(市)县都应确立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中国制造2025:成都将实现三个转变

2016年,成都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发布了地方版的制造业中长期规划——《成都制造2025规划》,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实现产业倍增、质量升级,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

同时,上述规划将成都的目标任务划分了三个节点。排名前列个节点,是到2017年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万亿元,并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而2017年春节刚过,一个喜讯传来——成都已经完成了其中一个“小目标”:成功获批。

成都也由此成为继宁波市、苏南城市群和珠江西岸城市群之后,全国第二批、西部排名前列批试点示范城市。

成都力争西部前茅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批复同意《成都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中,对于成都未来的发展作出了缜密的规划。

批复中,要求成都市多层次地发展工业,即划定了“中心、主线、着力点、突破口”等。

具体而言,成都将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有利于制造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实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体制创新、开放合作模式创新三个创新试点为突破,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资源消耗型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建设创新型制造业示范城市。

其最终的目标,是将成都打造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成为国家基于全球战略布局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西部地区树立制造强市的典型样板,为《中国制造2025》在全国范围内加快落实提供典型经验和示范引领。

需要注意的是,工信部的上述批复中,特别注明了成都在今后一段时期的任务包括了“实现三个转变”和“打造一个中心”。

“三个转变”即是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资源消耗型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打造一个中心”即是将成都打造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就制造业而言,成都有优势,也存在自身发展的短板,“成都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门类和工业体系,现有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食品四个千亿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

“但与此同时,成都工业尚未经历充分发育阶段,产业门类齐全但结构不尽合理,科技资源丰富但驱动力不足,集聚态势初显但集群集约程度不高,区位优势突出但市场有待开拓,面临着既要做大又要做强的双重任务。”

而成都在未来将进行的“三个转变”,被国内经济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是推动成都充分工业化,同时科技在工业中的驱动力大幅度提高的重要路径。

为此,成都还提出一个考核目标:到2017年末,成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这是用于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86分将意味着成都在西部名列前茅。”

成都将多方面发力

在获批了西部首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后,成都的工业经济大幕徐徐拉开。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成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有较大的优势。在集成电路、航空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都还将整合资源,校院地多方面联动,支持成都市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力争进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行列”。

同时,为了顺利实现试点示范工作目标,成都提出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一揽子工作计划。

首先,成都将在2017年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智能制造引领行动、质量品牌建设行动、企业能力提升行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等五大行动,其重点是推进“3+N”工业布局体系在各园区规划落地,特别是要抓紧推进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衔接,实现“三规合一”。

在智能化方面,成都今年将实施工业互联网基础、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绿色制造推进工程,其中重点是加快成都工业云平台推广应用,实施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和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力争2017年末,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45%。

而为实现成都提出的2017年末“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的目标,成都将实施制造业质量标准化、制造业品牌建设工程,其中重点是,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支持拉法基亚太技术研发中心、中建材西南服务中心等的引进建设,建设一批国际、国家和区域性技术标准服务平台。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区域品牌。

特别的是,今年,成都还将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小巨人、成长型、拟上规”,力争产生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单项排名前列”企业。对此,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工业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的意识、行动和装备技术水平方面,非常有特色。“如成飞公司将高端数控装备、3D打印等新设备、新技术,运用在歼击机的设计制造过程中。西门子数字化工厂,实现了研发、生产、物流和质量管理体系全部数字化,通过MES系统和柔性的生产线,可实现电子产品的混流生产。”

上述人士还表示,为顺利推进各项任务,成都也将在金融方面予以必要支持,如2017年成都将设立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不低于120亿元,用于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军民融合、轨道交通等产业发展。

抓投资 成都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

2月10日,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落户成都,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

格罗方德豪掷百亿美元对成都的布局,从一方面讲,是对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近两年成都大力抓工业投资的结果。

数据显示,2016年,成都工业投资41%的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在简单数据的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经济活动变化:成都不仅彻底扭转了过去几年工业投资下滑的态势,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工业强基”发挥了关键作用。

成都工业投资高增速

2月下旬,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一组成都市2016年经济运行数据:2016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GDP总量排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仅次于广州。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工业方面的表现。2016年,成都工业投资完成2246亿元,增长41.0%,不仅成为四川省内首次投资超2000亿元的市州,同时,41%的增速,超过了深圳和长春等地,排在全国所有副省级城市的排名前列位。

在数据背后,一个现象引发外界关注:2013年下半年以来,成都工业投资出现了接连18个月负增长,直到2015年上半年,成都工业投资才“由负转正”。因此,成都工业投资增速在2016年“逆袭”的这一现象表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末这一段时间,成都工业投资出现了高速增长。

成都工业是怎样做到“逆袭”的?其中关键是2016年成都对大项目的引进力度“强度”。

2016年成都新引进18个“153”重大项目,其中17个为工业项目,协议总投资1205.6亿元。据悉,“153”代表招引项目投资额10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和30亿元以上。在新引进的17个“153”龙头工业项目中,100亿级以上项目6个,50亿级以上项目5个,30亿级以上项目6个。

大项目的引进,随之改善了成都产业结构。2016年,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在全市工业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31%、43%,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与之相关的是,2016年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3%,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利润增长幅度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销量的增长,二是单位产品利润率的增长,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工业利润水平大幅提升,反映出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及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现成效。

尽管成都工业在近两年进步明显,但短板仍在:成都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未超过50%,这意味着在未来成都的经济仍需要工业“强基”,“做强投资这个发展的底盘”再次被成都主政者明确提出,其中一层含义则是:通过投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这抓住了成都经济发展的关键。

成都还将“快马加鞭”

成都对2017年一季度的工业投资目标定为完成500亿元。一季度的目标如何完成?根据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做好2017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工作的意见》,一季度,成都工业投资将完成500亿元、力争530亿元,技改投资计划将完成415亿元,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7.0%;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食品4个千亿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

对于工业的布局,成都在2016年提出了“3+N”工业发展模式,即“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为龙头,并形成N个小园区。

2017年,成都“3+N”工业发展格局将有新突破——成都正加快天府新区西区产业园起步区各项工作,提升成都经开区基础承载能力,加强都市组团和卫星城工业园区建设,备受关注的龙泉山东侧工业发展走廊和国际空港产业新城也将启动规划建设。

同时,成都推出了“工业强基”行动所展开的“每月排位赛”——成都市每月对所有区(市)县的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两项指标进行排名。

2017年,成都市经信委正筹备新一轮工业“竞进拉练”活动,比进度、找不足、学经验。将升级招引重大工业项目的考核方式,形成“一把手”招商引资和“出勤率+成功率+开工率”的综合考核体系,多措并举着力做强做实投资底盘,促进招引项目尽快落地、开工项目尽快建设、在建项目尽快竣工,尽可能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通过拉练来促使地方相互竞争的同时,成都也将在更高的高度去审视自身的经济发展层次。成都还要求所有区(市)县在全国先进城市中找坐标进行对标,心中无目标则工作没干劲,有对标才能保持你追我赶的紧迫感。

成都市投促委相关负责人称,2017年,成都市将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00亿元,增长10%以上。

同时,在2016年工业投资完成2246亿元的基础上,成都在今年还将“快马加鞭”:今年,成都已设定实现工业投资3000亿元目标,并加大力度推进1009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包括促进四川航天高新技术园等123个项目开工建设,争取京东方、金发科技华西基地等158个项目竣工投产,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20家。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