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
周口搜狐焦点网 > 周口新房 > 新闻中心

嘉兴接轨上海新提法有深意 与沪杭同城早已成定位

2017-04-10 09:49:49 来源: 解放日报

日前,浙江省批复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市将通过打造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上海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上海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浙沪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浙沪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为全省全面接轨上海提供示范。

有人兴奋,有人淡定。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但“示范区”的提法本身便有一份新意和深意。

“与沪杭同城”早已成定位

毕竟,“接轨”是个老话题了——早在1992年,嘉兴就提出接轨上海的工作思路,“菜篮子”和“后花园”的称呼开始流行;1996年,嘉兴首次在沪举办接轨上海的大规模系列活动,当年的盛事是嘉兴大厦在陆家嘴的落成典礼,并在沪上报纸打广告:“让上海更好地了解嘉兴,让嘉兴更好地服务上海”,嘉兴接轨上海,那是要争做“排名前列站”的。到了2004年,嘉兴被明确要求,要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要在浙江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中发挥更大作用。近些年,嘉兴的定位是“与沪杭同城”。

交通是“全面接轨”的基础。嘉兴离上海很近,多少年来,嘉兴人还想靠得更近。20年前的接轨,重点在修路。修沪杭高速公路,嘉兴段占了约三分之二,约88公里,嘉兴人的热情较高,据报道,当时“资金有缺口,大家你出300元,我出500元,一共筹集到了10亿元资金”。高速公路之后是高铁,高铁带来沪浙之间更密集的人流、资金流。

高速公路和高铁之后,便是两地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共享、共赢,产业园区不断结对共建,“跨省上班族”开始享受同城化生活,上海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正疏解。“大到宏观层面,小到微观层面,都要接轨。”嘉兴市委书记鲁俊曾这样告诉记者。20年来,不少人已对两地的一体化习以为常,可回头看,总会暗自惊讶进步之快、程度之深。

结合各自特色互惠互补

近些年,“接轨”的政策层出不穷,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长三角城市找到了接轨上海的独特路径。比如嘉兴,不再是“菜篮子”、旅游和工业配套等几个“接轨老套路”,而是认准了科技创新的路子——嘉兴正在建设具有长三角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之城,与之相关的是,去年底,浙江省正式批复了嘉兴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近段时间,嘉兴密集出台了各项科技、人才新政,希望吸引来沪杭的小微科技企业与有潜力的科创人才。毕竟对嘉兴而言,近在沪杭之间的区位优势,偶尔也带来些小麻烦,能承接溢出也承受着“拉扯”,尤其在科研资源和高端人才上确实存在短板。

嘉兴的创新之路,显然离不开上海,嘉兴也正努力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良性互动。比如,前不久嘉兴科技局与数家上海互联网科技平台签约,让嘉兴企业可拿着“科技创新券”到上海的科研机构购买服务,并享受补贴。嘉兴的政府部门希望,科技创新券的跨行政区域流动,将成为沪嘉科技领域区域协同创新的突破口。这也是“示范区”的应有之义。

嘉兴在科创上要摸索的,不仅是沪嘉合作,还想“拉上杭州一起玩”。这段时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提出的“G60沪嘉杭科技创新走廊”的设想引起各方注意。该“走廊”旨在以“G60”高速公路为纽带,推进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若该设想付诸实际,嘉兴将能进一步扭转“两头拉扯”为“两头连通”,某种程度上改变嘉兴只是“从上海到杭州途中路过”的印象。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说,“走廊”是探索解决制约长三角区域发展瓶颈的有益尝试,虽然如何协调统一,可能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日前,浙江省批复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市将通过打造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上海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上海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浙沪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浙沪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为全省全面接轨上海提供示范。

有人兴奋,有人淡定。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但“示范区”的提法本身便有一份新意和深意。

“与沪杭同城”早已成定位

毕竟,“接轨”是个老话题了——早在1992年,嘉兴就提出接轨上海的工作思路,“菜篮子”和“后花园”的称呼开始流行;1996年,嘉兴首次在沪举办接轨上海的大规模系列活动,当年的盛事是嘉兴大厦在陆家嘴的落成典礼,并在沪上报纸打广告:“让上海更好地了解嘉兴,让嘉兴更好地服务上海”,嘉兴接轨上海,那是要争做“排名前列站”的。到了2004年,嘉兴被明确要求,要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要在浙江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中发挥更大作用。近些年,嘉兴的定位是“与沪杭同城”。

交通是“全面接轨”的基础。嘉兴离上海很近,多少年来,嘉兴人还想靠得更近。20年前的接轨,重点在修路。修沪杭高速公路,嘉兴段占了约三分之二,约88公里,嘉兴人的热情较高,据报道,当时“资金有缺口,大家你出300元,我出500元,一共筹集到了10亿元资金”。高速公路之后是高铁,高铁带来沪浙之间更密集的人流、资金流。

高速公路和高铁之后,便是两地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共享、共赢,产业园区不断结对共建,“跨省上班族”开始享受同城化生活,上海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正疏解。“大到宏观层面,小到微观层面,都要接轨。”嘉兴市委书记鲁俊曾这样告诉记者。20年来,不少人已对两地的一体化习以为常,可回头看,总会暗自惊讶进步之快、程度之深。

结合各自特色互惠互补

近些年,“接轨”的政策层出不穷,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长三角城市找到了接轨上海的独特路径。比如嘉兴,不再是“菜篮子”、旅游和工业配套等几个“接轨老套路”,而是认准了科技创新的路子——嘉兴正在建设具有长三角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之城,与之相关的是,去年底,浙江省正式批复了嘉兴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近段时间,嘉兴密集出台了各项科技、人才新政,希望吸引来沪杭的小微科技企业与有潜力的科创人才。毕竟对嘉兴而言,近在沪杭之间的区位优势,偶尔也带来些小麻烦,能承接溢出也承受着“拉扯”,尤其在科研资源和高端人才上确实存在短板。

嘉兴的创新之路,显然离不开上海,嘉兴也正努力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良性互动。比如,前不久嘉兴科技局与数家上海互联网科技平台签约,让嘉兴企业可拿着“科技创新券”到上海的科研机构购买服务,并享受补贴。嘉兴的政府部门希望,科技创新券的跨行政区域流动,将成为沪嘉科技领域区域协同创新的突破口。这也是“示范区”的应有之义。

嘉兴在科创上要摸索的,不仅是沪嘉合作,还想“拉上杭州一起玩”。这段时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提出的“G60沪嘉杭科技创新走廊”的设想引起各方注意。该“走廊”旨在以“G60”高速公路为纽带,推进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若该设想付诸实际,嘉兴将能进一步扭转“两头拉扯”为“两头连通”,某种程度上改变嘉兴只是“从上海到杭州途中路过”的印象。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说,“走廊”是探索解决制约长三角区域发展瓶颈的有益尝试,虽然如何协调统一,可能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