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
周口搜狐焦点网 > 周口新房 > 新闻中心

变革曙光已现:价值地产明确行业转型方向

2015-09-25 08:59:2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一个占GDP10%以上的行业,房地产业的每一步,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过去一年,房地产业被卷入到一场席卷全行业的革命性风暴,整个行业的变革内容和跨界力度,几乎是所有行业的。

每经记者 王杰 包雨朦 白亚静 杨羚强

过去一年,从互联网到金融,到全产业链的打造,房地产业的变革内容和跨界力度,几乎是所有行业的。转型中,不少企业遇到了困难,有的甚至陷 入战略“陷阱”。怎样转型才算正确?在9月24日于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暨2015中国价值地产总评榜颁奖礼上,参会嘉宾围绕转型、创新等话 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大企业面临着增长极限和增长危机,中小企业则面临着并购的威胁。小企业的路径是卖项目、卖地、卖股份,如果不加快卖掉,今后就卖不出好价 钱。现在的企业转型、跨界和多元化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必然。”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认为,这是房地产行业必须转型的原因。

但是转型对开发商现有的资源是一种挑战。新的业务需要新的人、新的组织架构、新的激励方式乃至新的客户关系、新的战略和思维。这些资源开发商又 是否具备?据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也大多存在类似的疑问。房地产究竟应该怎样拥抱移动互联网,转型究竟该怎样转?

必然选择:转型与跨界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表示,“十三五”时期房地产行业仍是发展的机遇期。2020年以前,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住房的需求是客观存在 的。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4.77%,而到2020年要达到60%,会带来很大的需求量。有所调整的计划生育政策,也给房地产带来一些新的需 求。

朱中一认为,未来,产业政策支持和鼓励的将包括:加大改善型住房的支持力度,盘活存量和有效存量相结合,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主要包括如何借 助互联网技术,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加快推进保障型租赁住房的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和规范租赁市场的经营机构,另外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个人,将持有的房子 向外出租。

围绕产业政策的方向,产业园区地产、旅游地产、老年地产、众创空间、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等新的房地产创新业务层出不穷。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苏宁置业就在传统商业和住宅地产之外,切入科技地产、物流地产等新业务。

朱中一认为,现在正实施全国住房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如果这个工作做好,房地产的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就具备了,这将为房企下一步转型奠定重要基础。

全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表示,行业未来将会有三大主要变化:排名前列是市场,市场筑底了、反弹了;第二是分化,企业在分化,城市在分化;第三是存量,因为土地出让太多,造成的压力非常大。

尽管行业成长仍有空间,但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欧阳捷表示,百强房企进入增长瓶颈,已难再保持过去10%~27%的平均复合增长率,2013年 7家千亿房企复合增长率也下降了一半,未来还将下降。中小房企则面临生存危机,倒闭、破产、被收购成常态。因此,房企转型、跨界、多元化成为必然。

转型方向:正在明朗

虽然转型已成为房企的必然,但究竟怎样转型才能获得成功?截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欧阳捷表示,不同企业的战略不同,掌握的资源也不一样,没有单一固定的路径适合所有的房企转型。

如何构建房地产全新生态链?钟彬认为,核心是落到服务与产品。对于苏宁置业来说,它的转型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城市生活空间,形成 商业、住宅、科技、物流工业四大板块,同步带动高酒店与购物中心的全国连锁发展。金融+运营+地产是房地产未来的盈利逻辑。过去行业只关心下面的东 西,金融既关心全产业链的金融,也关心消费金融,因为房地产的消费金融不是简单的按揭能涵盖的,这是巨大的市场。

钟彬认为,未来房地产业将逐渐走向全产业链,从简单的资本利用走向资本市场的全面互动。房地产的盈利,未来将从增量资产,转向资产增量到存量的盘活,注重资产管理的升值。从银行贷款走向投贷结合的投行模式。现在所有的银行都开始探索投贷结合。

中锐控股集团董事长钱建蓉提出,转型时,目光除盯准“服务+”、“内容+”等,还可观察海外房地产市场,去海外进行投资。钱建蓉认为,人民币贬值,海外市场存在机遇,加快了房企布局海外市场的趋势。

转型难点:人才和资源

欧阳捷表示,新业务需要熟悉新业务的新人,换句话说,就是必须要引进具有新业务思维、理解新业务模式、掌握新业务资源的一大批中高端人才,不能 够新瓶装老酒。房地产已经由地块与地块、产品与产品、关系与人脉之间的竞争,转向思维与战略、人才与资金、入口与流量、规则与谋略的竞争。

欧阳捷认为,真正的转型跨界多元化一定是纳入公司战略,有了基本成立的商业模式,自上而下地匹配引进人才,给予烧钱般的资金投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欧阳捷的观点代表了很多与会企业的看法。不少企业在付出了较高试错成本后发现,业务跨界的确需要增加更新的熟悉新业务、新模式,掌握新资源的人才,才能在新领域,避免落入战略陷阱和盲区。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