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武汉搜狐焦点网 > 武汉新房 > 新闻中心

缓解停车难 武汉今年增加泊车位将超过1.5万个

2015-05-07 14:05:55 来源: 楚天都市报 作者:胡勇谋

  开车出门办事,至少要提前1小时;车到单位门口,找车位还要花半小时;晚上回家车位靠抢,不少绿化带也被碾轧成了停车场……

  在武汉,停车难成了有车一族历来都很头疼的问题。

  昨日,记者从武汉城投集团了解到,今年武汉城建工作三大重点之一就是停车场建设,并出台七项政策鼓励停车场建设缓解停车难,今年内全市中心城区要新建停车位1.5万个以上。

  武汉究竟缺多少车位?今年停车场建设年里,还将建设哪些停车场?又将如何建设?

  主城区停车位缺口26.5万个

  随着武汉机动车增速不断加快,停车问题尤为突出,主要是停车泊位增长滞后需求,供需严重不平衡。

  武汉停车位的缺口到底有多少?武汉市交通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武汉主城区小汽车约有机动车114万辆,机动车泊位按配比1:1.2计算,需136.8万个停车泊位。除主城区现状在册的停车泊位数85.5万个以外,未统计的建筑空地及院落还分布有约20万个隐性停车泊位,主城区内刚性停车泊位缺口约为26.5万个。

  来自武汉市交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城区有社会停车泊位27.2万个,其中公共停车位2万个,占停车泊位总量的7.4%;配建停车位19.2万个,占总量的70.6%;路内(临时划线)停车位6万个,占总量的22%。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专家胡润州认为,首先从数量上看,停车泊位太少。

  其次,停车设施结构不合理。合理结构应是配建占80%左右,社会公共停车占15%左右,路内停车占5%左右,而本市最突出的是路内停车占比高达22%(国家规范规定特大城市应不超过8%),而公共停车泊位占比太小,泊位数量严重不足,同时配建占比也较小,泊位数量不足。

  随着机动车的迅猛发展,停车泊位缺口越来越大。2015年城区机动车增至约148.7万辆左右,按机动车泊位配比1:1.2计算,需178.4万个停车泊位,停车泊位供需紧张进一步加剧。

  大力推进立体停车库

  在解决停车难、建设停车场方面,目前武汉做了哪些努力?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三种可行的建设方式正在江城大力推行,首先就是建立体停车库。

  按照武汉市政府相关要求,“各区要尽快落实停车位规划选址,把机械式立体停车位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简易机械式停车库的方案,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去年底,这一种被称为“自动立体停车库”的设施,悄然立于汉口新阳光小区,共五层设323个车位。“不占地方,建设成本低。”该立体车库的建设方、武汉东菱富士电梯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涛,就立体车位与地面、地下车位,做了一个对比,地下车库加上土建和设备成本,一个车位需10万元左右,而一个立体车位,只有3万元成本,最多能将一个地面车位扩展为五个。

  另外,每个立体车位耗电量平均0.5度/天,加上保养费和物业管理费,一台车使用立体车库的成本是900元/年。

  据了解,目前,武汉的立体车库还只是在繁华商业体或单位里有建设,居民小区内由于规划、选址、噪音等原因,大规模进入还需时日。这一模式将成为解决武汉老旧小区等停车难的方式。

  加快布局公共停车场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正在抓紧确定今年的独立占地公共停车场项目地点和实施计划,提高配建标准。

  目前,武汉市已建成投入使用多个公共停车场,如欢乐谷、天兴花园、汉西路、汉口台北路等。

  记者在省博物馆旁的东湖路地下公共停车场看到,这里设停车位322个,可有效缓解省博停车难题,但由于出口入口都不太显眼,很多车主都不太清楚这里还有个停车场,所以进去基本都能找到空位。而在东湖梨园门口,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就车满为患,无处停放。其实,如果能将梨园东湖游玩的车辆都吸引到这里来停放,也能解决部分问题,毕竟从这里步行到东湖,也非常近。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公共停车场的建设,都由武汉市城投停车场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停车场规划建设要有前瞻性,虽然现在有些停车场建成后“吃不饱”,但城市在发展,车辆不断增多,总会有用武之地。若等到发现无处可停车时再想修建,可能已无地可建了。

  规划部门人士透露,2020年武汉市主城区规划620多个公共停车场点位,单个停车场泊位规模控制在200-400个。

  来自武汉市城建委的消息称,今年,武汉城投停车场公司将续建一批停车场,总建筑面积257392平米,泊位数6189个。同时,武汉地产集团将建设中山公园地下停车场,地下总建筑面积17258平方米,主要有停车场面积10400平方米,配套商业面积6840平方米,机动车位260个。此外,各区也将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

  鞋柜式车库横空出世

  4月30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汉英特宜家购物中心——“荟聚·竹叶海”购物中心开业。该购物中心坐落于武汉市硚口区额头湾,总面积17.2万平方米,提供4700个免费停车位,并与轻轨一号线竹叶海站连通。这几乎是武汉城区目前的停车场。

  记者昨日通过施工爬梯,上到屋顶高处看到,这里的停车场非常漂亮,包括一楼的停车场和专门另辟的停车场,方便车主换乘轨道交通。

  来自武汉市商务局的统计称,去年武汉共有21家商业体开业,武汉商业综合体(比购物中心更大)的新增规模创历史之“最”,包括宜家家居、群星城、武商众圆广场……这些商业体都在市中心和区域中心,其配套建设的停车设施也非常完备,对解决周边停车难问题起到很大作用。

  此外,还有一种停车场建设的新思路令人充满期待——绿城停车位新技术诞生。据了解,这项新技术在同样的面积,能让停车位扩增1.5倍以上,设计方绿地集团一年建设停车位超过16万个,如果采用这项技术,可少建设停车位5万个,按每个停车位成本4万元计算,一年可节约20亿元。

  这项神秘的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呢?其实就是高差斜向泊车系统。

  据了解,“构筑地势高差斜向泊车系统”是由钢筋混凝土构筑而成的复式斜坡停车泊位,类似于市民家里的斜隔板式鞋柜:在同一个平面,正面斜向地面11度“借取”1.2米的垂直高度空间;反面地面抬高1米,再斜向上11度构筑一个类似走廊的空间。

  这样一来,下层车位就有了2.2米的高度空间。而在上下层停车时,车辆可从斜坡上行或下行入库。利用地势落差,在远低于正常2层楼高的情况下,驾驶人员无需等候便可在同一平面处上下各泊1辆车。

  据了解,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相比,这种车库停车方便、取车不用等待,且造价低廉、无需另外支出电费及人工管理费用。

  推七项措施增建停车场

  城市快速发展带来停车泊位缺口大的现实矛盾,让武汉市政府今年下定决心建一批停车场,解决突出问题:如抓紧研究出台停车供给管理意见,按不同类型的区域、单位等实行分类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通过市场化、差别化的停车收费,控制车辆短距离出行;加强管理和执法,规范停车秩序。目前,武汉推出七项措施鼓励建公共停车场:

  1、公共停车场按成本划拨供地

  2、自有土地建停车场免收出让金

  3、社会投资停车场自主定价

  4、每超建一个泊位减免8000元配套费

  5、鼓励单位停车场对外收费经营

  6、简化审批手续

  7、加强指示系统建设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美的·云筑

美的·云筑

12000元/㎡

东湖高新

查看详情
融创静雲府

融创静雲府

价格待定

武昌

查看详情
大华公园城市

大华公园城市

9000元/㎡

洪山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