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
渭南搜狐焦点网 > 渭南新房 > 新闻中心

央行连夜发文!释放重要信号!

2017-11-19 08:59:12 来源: 搜狐焦点网

11月17日晚,央行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明确释放了很多重要信号!

下面暴哥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关于未来的货币政策:

报告中开宗明义的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在谈到,现阶段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时,央行表示: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继续保持定力,提高对局部性、阶段性经济波动的容忍度,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和暴哥此前在文章强调的一样,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容忍度,央行的货币独立性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不会因为各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过分需求,而放松银根。(周小川此前也提到了央行在货币政策实施空间上的难处)

关于公开市场操作:

暴哥此前一直和大家说要有一些大局观,更全面的看待央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规模,并不是阶段性的通过逆回购等操作表现出净投放就可以解释为货币政策的放松,因为在净投放的同时,有其他渠道可能在回收流动性,比如财政因素、季节性因素等等。

在报告中,央行也提到了相关操作的目的。

前瞻性估测收紧和释放流动性的季节性、临时性因素,增强通过逆回购操作主动投放和回笼的灵活性。央行连续投放多少、连续回笼多少都是“削峰填谷” 的表现,旨在熨平诸多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6月份左右,暴哥曾经撰文说,央行的预期管理正在加强,通过和市场的沟通和联系,可以打消由于不确定或者恐慌人为带来的流动性的匮乏。

在报告中,央行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加强预期管理,在每日常态化开展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及时向市场阐述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因素和央行操作意图,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不过,作为央行来说,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全球央行都无法真正做到把自己的实际意图明白无误的表现出来,不然可能会有一种信号过于强烈的感觉,反而不利于货币工作的管理。

三个重要政策的目的:

近期央行执行或即将执行了三个重要的政策,在本次报告中,央行也给出了自己的目的:

1、开启2个月期逆回购的目的:

央行开展 2 个月期逆回购操作, 既能对冲税期和政府债券发行的影响,降低央行短期限逆回购品种滚续操作的压力, 而且到期时又可与年末财政大规模支出相对冲,实现更长时段的“削峰填谷”。

2 个月期逆回购还可以提前供应跨季、跨年资金, 有利于提高资金面稳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此外,还可增强市场主体融出较长期限资金的意愿,优化市场利率期限结构。

简单来说,其实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拉长资金的投放,避免操作上过于频繁;再有十月份推出来就是为了应对年末流动性的,缓解2到3个月这个阶段利率上涨的太快,造成利率市场扭曲程度加大。

2、定向降准的目的:

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建立了增加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 有助于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是对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替代和优化,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银行体系流动性将保持基本稳定。

定向降准,暴哥一直是两个想法,短期来说:总有人把定向降准理解为宽松,但还是那句话,您得综合考虑啊,不能以偏概全。如果央行预计明年市场流动性更紧张,那作为对冲原本就应该采取行动。

长期来说,我们的准备金率确实太高,高到本身抑制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造成央行很难真正走向成熟。因此趋势来讲,降准是必然的。但这同样不能解读为就是宽松了。

试问,利率逐渐走高了,这算哪门子宽松?

3、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降为零的目的:

央行的解释如下:

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也回归中性,强化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高市场流动性,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平稳发展。

此前,资本外流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央行采取了逆周期的操作,希望能够减少外汇市场的压力, 所以才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

如今,人民币相对企稳了,没有必要在继续收外汇风险准备金了。

不过,更重要的目的其实央行没直说,大家看,央行说强化市场价格发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的增长。

从逻辑来说,人民币贬值算是价值发现,贬值有助于出口,出口增长服务了实体经济,当然也帮助经济增长。

所以,人民币怎么走?你懂的。

最应该关注的市场基准利率!

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央行只能通过政策手段影响短期利率,继而作用于长期利率,引导市场整体利率的变化。

美联储就是通过买卖债券等方式,影响银行间贷款利率,也就是联邦基准利率,进而作用整个美国市场利率。

对我们中国来说,以前存在一个政策利率叫存贷款基准利率,加息、降息说的就是它。此前,银行的利率体系都是以存贷款利率作为依据,因而我们的央行只要通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个政策工具就可以影响到市场利率的变化。

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存贷款基准利率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政策指引作用。大家看一下,如今的市场环境,利率节节攀升,但存贷款基准利率已经1年没动静了,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存贷款基准利率失去了其指向性作用,那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

央行在报告中用专栏的形式告诉我们应该观察什么。专栏的名字是:shibor十年,探索与实践。

shibor的全称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专栏中,央行把它称作是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为什么shibor能够起到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呢?

央行这么说道:

Shibor 基准性明显提升,比较有效地反映了市场流动性松紧。

短端 Shibor 与拆借、回购交易利率的相关性均在 80%以上,并维持较窄价差,其中隔夜 Shibor 与隔夜拆借、回购交易利率的相关性高达 98%;

中长端 Shibor 得益于同业存单市场的发展壮大,基准性也有显著增加,Shibor3M 与 3 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相关系数高达 95%。其次,Shibor

产品创新取得进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Shibor 较好地将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实体经济,并随着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完善,进一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今在银行间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等等,shibor已经替代此前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成为了市场利率的锚!

常看暴财经的朋友应该知道,暴哥常常会拿出shibor来说明货币市场环境,原因就是因为他是核心,是基准。

其实央行十年前,学习伦敦libor,推出shibor的时候就有把它当做一个市场基准利率的意图。

但大家要理解,市场基准利率,不是随随便便央行说了算就算的,需要利率传导机制能够围绕他建立起来,还需要个市场参与者,尤其银行能够认可他。

说道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此前我们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直接就可以在银行发挥作用,那么现在央行通过什么工具来引导shibor的变化,进而对整个市场利率体系发挥作用呢?

这就涉及到政策利率。

shibor的定价机制央行由参与权,市场也有参与者,算是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但是显然不算能是标准的政策利率,因为走走势上也能看出来,shibor市场化的特色更明确,政策作用影响力相对微弱。

所以,在shibor的上游,需要有一个央行能够特别掌握的政策利率作为引导。

这个政策利率应该说目前并不具备少有性,而是一个体系,包括逆回购、MLF等等各期限的央行货币工具。

美联储加息之后,大家看央行是调整了了逆回购和MLF,这两组短期和中期的利率,以应对。而市场的反映,观察shibor立刻走高,随即带动所有的市场利率产生变化。

所以,目前我们在判断央行货币政策和市场货币环境的时候,最应该关注的就是逆回购、MLF等政策性的利率,还有shibor。

未来利率市场化进程还会怎么走呢?

其实,央行前首席经济学家马俊在新货币政策下利率传导机制里曾经写过,应该分三步走:

排名前列步: 在 一个 隐性的政策利率周围建立一个事实上的利率走廊,但未必宣布这个隐性的政策利率。

第二步:逐步收窄事实上的利率走廊。市场会逐步形成某种短期利率将成为政 策利率的预期,部分银行开始以这个利率作为定价基础开始定价,基础利率的形成过程也会开始考虑这个“ 政策利率”,在此利率基础上也会发展出衍生工具,以帮助提高以该利率定价的银行的对冲风险的能力。在上能力基本建立之后,可以进入

第三步: 取消基准存贷款款利率,并宣布建立短期盯住政策利率。

如今我们正在第二步的后半段,当央行宣布取消基准存贷款利率的时候,市场利率化就真的要结束了。

楼市明确为宏观审慎政策体系的一部分!

央行一直强调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那么究竟两者的作用是什么呢?央行解释是货币政策是为了经济周期(比如针对CPI、失业率等等做准备的),而宏观审慎政策则是为了应对金融周期,防范金融风险作准备的。

如何评判金融周期(或者说如何衡量金融风险呢?),央行指明了两个核心指标:

评判金融周期,最核心的两个指标是广义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前者代表融资条件,后者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和态度。

广义信贷暴哥在这里不多说,就说房地产。

央行指出,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天然容易加杠杆,具有“买涨不买跌”的特征,容易出现顺周期波动和超调,这就使利率等价格调节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宏观审慎政策对杠杆水平进行逆周期的调节。

具体在宏观审慎政策里,怎么调节房地产呢?

央行的意思是:

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形成了以因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不知道上面这一系列文字大家看懂没有。

其实很简单,央行已经把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俗称双支柱,作为一个央行职能的一个长期性的体系性的任务。

而房地产市场正是宏观审慎政策调控目标里的核心目标之一。

再说简单一点,大家一直期盼着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如果我们从央行职能的角度理解,把房地产纳入宏观审慎政策,这不就是一个长效机制吗?

也就说,因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可能会成为常态!

纵览暴哥今天的内容,你会发现,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针对房地产本身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都透露出一个信号,调控继续,难以松弛。

来源:暴财经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高新·学府壹号

高新·学府壹号

5500元/㎡

高新区

查看详情
惠风·天和

惠风·天和

7800元/㎡

临渭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