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深圳搜狐焦点网 > 深圳新房 > 新闻中心

直播 | “会展+”大湾区发展全球高峰论坛

2018-07-25 10:31:20 来源: 搜狐焦点网

这是3百万平米湾区会展航母的排名前列亮相!华侨城与招商蛇口两大巨擘,合力共造深圳的全球会客厅。湾区代表,全球平台!

“会展+”大湾区发展全球高峰论坛于7月27日下午15:00举行。搜狐焦点正在进行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时间:2018年7月27日下午

地点:深圳前海JW万豪酒店2楼宴会厅

【以下为直播实录,刷新查看较新消息】

现场来宾正在进行签到,论坛即将开始。

【论坛正式开始】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以及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热情非凡与热情洋溢的七月能够和在座的各位相距一趟,一同来见证“会展+”大湾区发展全球高峰论坛暨全球会展巡礼计划发布会的隆重举行。我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岚晰,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华侨城、招商蛇口对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以及最热烈的欢迎!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及嘉宾,他们分别是: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武小平,

华侨城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立勇,

华侨城集团总规划师许重光,

招商蛇口深圳区域总经理聂黎明,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服务贸易处处长袁晓方,

以及市、区各职能部门及街道相关领导,再次对各位领导、来宾朋友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

相信提到宝安,很多朋友们脑海当中排名前列时间浮现出的是宝安国际机场、福永码头知名交通节点,有别于福田、南山高楼林立的商务区。更是一个具有沙井生厂、新桥粮仓等文化底蕴的区域。但是在2016年,由华侨城与招商蛇口联合体斥资310亿元拿下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11宗配套商业地产之后,宝安将进入蜕变时代。基于宝安原有的西部区位及海陆空等多维交通优势上,粤港澳大湾区、大空港等等高级政策的出台,让宝安站在了时代的前沿,相比我们的指挥部武小平副总指挥一应有很多话想说,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武小平为大家进行精彩的开场致辞,掌声有请!

武小平: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展+”大湾区发展全球高峰论坛,我谨代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和杨洪常委、志达秘书长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建设国际会展中心是深圳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重要抓手,对这一关系到深圳未来发展百年大计的重要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给予极大支持,专门成立了指挥部,代表市政府履行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和运营推广职责。市委伟中书记提出,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将项目打造成国际一流会展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地标建筑。在刚刚闭幕的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上又再次就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如桂市长也多次亲自研究、协调工程建设和片区规划统筹等相关工作。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位于“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总占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一期展厅面积约40万平方米,二期展厅约1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以后将成为全球较大的会展中心。该项目创造性地采取建设、运营和综合开发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引入了综合开发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招商局集团和华侨城集团,共同负责国际会展中心展馆及配套商业建设,并成立了招华会展运营公司与全球三大场馆管理机构之一的美国SMG公司共同运营国际会展中心场馆。

为打造国际一流的国际会展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建设指挥部对国际会展中心周边约1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规划统筹,并在全市率先实施区域总规划师和总建筑师制度,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周边的商业配套、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片区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会展新城。

俗话说得好摘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坚信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不仅能为深圳会展业提供更广阔、更具影响力的发展平台,还能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率先突破,进一步提升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深圳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先进的创新型全球创新城市注入强劲的动力。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和运营也必将成为深圳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指示的代表作。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明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全面建成,一座初具规模的国际会展城将屹立于粤港澳大湾区,并翘首以待,欢迎大家光临。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武先生的精彩致辞,接下来我们掌声有请招商蛇口深圳区域总经列聂黎明总上台致辞,掌声欢迎!

聂黎明: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迎接各路来宾,共聚在“会展+”大湾区发展全球高峰论坛活动现场,一起见证深圳新地标的揭幕,展望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前景。我谨代表华侨城和招商蛇口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诚挚而热烈的欢迎!

华侨城集团作为中国文化产业领跑者,致力于通过独特的创想文化,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引领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前进。在过去的30多年来,华侨城先后创造了欢乐谷、东部华侨城、欢乐海岸等行业先进品牌。近年来华侨城以中国新型城镇化引领者,中国全域旅游示范者,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全国开拓布局,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活享受和文化体验,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价值提升。

招商局集团创立于1872年,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先驱,企业实力雄厚,截至2017年底招商局集团总资产规模在中央企业排名排名前列,利润总额在中央企业排名第二。作为招商局集团的下属企业招商蛇口创立于1979年,持续开发运营中国改革开放的发祥地蛇口工业区39年,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历史贡献。招商蛇口定位为中国先进的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运营服务商,致力于持续为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华侨城和招商蛇口作为两家诞生于深圳的本土企业,其创业发展史深深根植于深圳的城市发展史,两大央企一同参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参与国际会展城的开发运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再次感谢深圳市政府、宝安区政府、深圳市经信委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相信两大央企的合作,将创造比肩国际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新地标,打造精彩绝伦的全球城市会客厅,助力深圳西部中心集合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共同期待会展湾,期待国际会展城,期待属于属于全体深圳人民的成就和荣耀,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聂总的精彩分享,我相信对于大家来说粤港澳大湾区一定都不陌生。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当中的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逐渐已经与纽约、东京、旧金山这世界三大湾区靠拢,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其他几个湾区,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如何在全球经济开放的背景下,生产总量保证稳步增长?带着这些疑问,接下来这位一定能给大家优质的解答。让我们掌声有请深圳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南岭先生为我们进行解答,掌声欢迎。

南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接受主办方的邀请,我在这里想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开放新格局下的大湾区发展”。这几天这两个词都是热词,一个是开放,一个是大湾区。在这个背景下大湾区的愿景和大湾区要解决的问题,我在这里跟大家作一下分享。

我想跟大家讲三个方面的观点,一个是大湾区的定位和愿景,第二个是开放的大走势,第三个是大湾区的新繁荣靠什么。

大湾区较大的特点是9个内地城市+2个特别行政区,还有“一国两制”,还有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还有3个关税区。在这个非常复杂的背景下,大湾区怎么发展?大湾区在这些客观的状态下有什么发展愿景?规划还没有出来。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报告里面讲到“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要研究城市群发展规划,要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习总书记见证的粤港澳大湾区框架协议,这个协议里面讲我们要全面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完善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高级城市群。从这两份文件中归纳一下大湾区的愿景,一个是要成为世界的大城市群,一个是要成为全球一流的创新、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要成为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要成为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要成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范例,这是我们从两个排名前列中得到的大湾区比较权威的展望。

总书记在4月份的博鳌论坛上讲到了一个标题“开放共创繁荣”,大湾区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要使这个区域更加繁荣,怎么样才能赢得繁荣?就涉及到开放的问题,因为开放可以利用分工,分工与专业化加深,有更好的竞争机制、要素流动、学习机制、发展红利,大湾区的繁荣需要更加开放才能实现。

接下来我谈一下开放的问题,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排名前列个阶段是开放1.0,从特区建设开始到沿海、沿边至全国开放。90年代香港成为全球重要的三大中心。1989年,广东省成为全国GDP总量排名前列大省,珠三角经济起飞。90年代中,深圳GDP跨入全国大城市第四。在2.0时代,2001年加入WTO,大幅度降低关税、制造业开放,外资准入由审批改为备案,大范围修改规制,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排名前列大工业国、排名前列大货物贸易国、排名前列大外汇储备国。香港巩固了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地位。2017年,广东GDP9万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0,深圳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连续25年对外出口居全国排名前列位。但是今天我们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势,就是我们迎来了3.0时代,这是近年来我们国家不断推出开放措施,3.0时代我觉得有这些标志,一是一带一路的倡议,2013年以来,现在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跟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这是开放非常重要的空间。二是由主要吸引外资到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相平衡的双向开放。从2014年起我们国家利用外资和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超过1000亿美金的水平。三是由货物贸易开放到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拓展的开放,金融、文化、养老、建筑设计、高端制造、商贸物流这些东西都打开了,有的是新的领域,有的是降低门槛。四是除了WTO之外,开始更多的双边、多边贸易开放网络的建设,截至2017年,我国已经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国内设立了若干自贸试验区。五是开始新一轮的开放,更高标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标准就是开放的过程中负面清单谈判中加进了绿色标准、知识产权、国家补贴等。从开放的层次来看,我们过去吸引外资,现在是并购、基金等,包括从业态来看,跨境电商、研发合作、智能制造与服务等新经济领域日益扩大。所谓高水平,普遍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监管走向法治化便利化透明化。

国家的行动非常快,我刚才讲的五个方面,国家是2018年4月份,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6月28日,国家就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6月30日,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又进一步扩大了开放内容,我们要研究这些负面清单增加了哪些开放的领域。上海行动特别快,上海在7月21日就推出了“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政策要点”,在这个政策要点里面上海聚焦五大领域:金融中心领域、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司法保障和行政保护协同的知识产权高地领域、建设服务强国的进出枢纽口岸、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上海推出的100条是中国较先推出开放措施的城市。

今天因为涉及到会展中心,上海市建设服务强国的进口枢纽城市,他是走在前面的。关于怎么建设,从65-73条的内容写得非常具体,那里面有2条跟我们会展是非常相关的,一条是允许展会展品提前备案,要探索建立“6天+365天”展示交易的常态化制度安排。69条,深化推进国家进出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钻石、宝石、酒类、机床、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专业贸易平台的集聚功能,打造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进口商品集散地。这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了解上海现在进口就是要成为中国的枢纽,我们要在开放的条件下研究我们会展的定位和功能。比如上海的进口汽车、酒类,对上海的会展是非常大的推动。我了解到深圳也争取到了一个平行进口汽车的资质,过去深圳不能够进口。但那天我去企业调研,企业告诉我深圳的汽车进不来,为什么进不来?没有地方展示。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增长点,特别是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对我们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为我们新开放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努力用好它。

在新的条件下,怎么样用开放赢得繁荣?通是关键,我们要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关税区,9个内地城市,2个特别行政区,又是“一国两制”,如果我们各自为战就形不成国家希望的粤港澳大湾区。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通是关键。这个通,“五通战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贸易畅通,这“五通”已经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通打造了平台,我们不需要新的政策,我们只要把这些政策落实了就打通了。

我为什么要提这个?深圳面临着很多好的政策环境,包括新的开放政策、CEPA政策、自贸区政策,这些政策如果都落实了,对整个会展的发展也会非常有意义,现在关键要解决“玻璃门”、“弹簧门”的问题。从CEPA的落实情况来看,很多方面虽然文件签了,但具体落实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以职业资格互认为例,港澳和内地虽然努力推进职业资格互认,但是由于两地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从业保护等利益问题,仍然存在大量障碍。比如金融业,我们允许香港的保险经纪公司在内地设立独立的保险经纪公司,但是我们设置了不少前置条件,包括必须符合总资产2亿美元以上,经营历史30年以上,在内地设立代表处两年以上,这些条件很难达到。所以我们经常说政策打开了,要解决“弹簧门”和“玻璃门”的问题。我们这么多开放的政策,如果我们真把“弹簧门”、“玻璃门”打开了,我们会迎来非常新的繁荣。所以我觉得政府的着力点就是要扫清通的制度性障碍。这是政府要做的工作。我们企业要捕捉通带来的商机,主动作为,我们才能够赢得新的优势。

设施联通,交通、道路、互联网、通信、口岸。贸易畅通,要加快这些内容。资金融通,有这些内容。民心相通,人员更自由流动,我们现在没有做到这一点,包括民间组织更密切的沟通,这些东西都是通的条件。

我最后得出一个展望性的结论,也是一个期待,我认为开放的大湾区,发展的大湾区,通才能达天下,通才能走向未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南岭先生的详细剖析,谢谢您。我们都知道深圳是作为中国设立的排名前列个经济特区,同时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开放”一直以来是它的重要标签。城市虽然发展非常迅猛,但是一直以来都仅仅只是局限于国内,在国际上的认知度还没有那么高。究竟其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掌声欢迎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先生来为我们做专题演讲,掌声欢迎。

宋丁:非常感谢今天下午能够跟各位朋友分享关于深圳·会展湾较新的发展动向。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深圳距离高级城市还差一个国际会展中心”,非常明确,如果没有它也就不能成为高级城市,有了它你就可以成为高级城市,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加减法。

我们先回顾一下世界的170年,为什么讲170年,不是1700年,不是17年?因为170年前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由于这个事件,170年来,城市、国家完全不一样了,会展新城,会展王国,我们下一步会看到。

我们看到人类数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商业经济文化扩张史。高级经济是由自然经济迈向商品经济的,如果纯自然经济,还有国家之间、城市之间交往吗?不需要了。但是迈向商品经济的时候,大家要交换,就发生了贸易,有了贸易就可能产生会展,这是一步步来的。而且它的发展是由以物易物转向货币支付,今天不只是货币支付,还有网络支付。我们看到整个经济贸易的发展是由农商城市转向工商城市,工商城市规模越做越大,可以大到几千万人的规模。还有一个重要的趋势,由陆路贸易转向海洋贸易,中国经济为什么那么多年,特别是近200年来落后于西方?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海洋贸易。后来明代开始,但又进行海禁,非常遗憾,我们失去了重大的机会。最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加入WTO,大规模推进海洋贸易。一带一路进一步恢复路权的通道。另外从零散的商贸转向会展经济,过去也有很多交易的模式,更多的是零散商贸,现在会展经济是零散商贸的必然发展阶段,到这个阶段一定要通过会展来证明贸易的规模性和品质,一定要有这个东西。当然我们看到从城市来讲,由会展城市真正形成了会展城市以后,它必然向高级城市发展,现在的大趋势是这样的。

我们看1:9经济拉动作用,如果一个会展给你带来1块钱的收入,它关联的产业带来9块钱的收入。所以会展经济极端重要,没有会展中心,你很难想象这个城市是什么样的规模。当代会展经济酝酿巨大的能量,当英国伦敦1850年成功举办排名前列届世界博览会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这一届博览会给全世界拉开了非常辉煌的序幕。近年来全球会展业以5.1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成长,预计到今年全球会展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55.2亿美元,如果再乘以9,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全球会展业的规模预测,2013年-2018年是这样的增长模式,一步一步往前推高。我们看到全球十大高级会展场馆,大家耳熟能详的汉诺威,他有46.68万平方米的展位面积,全世界都仰慕他,全世界高级没有中国的。我们中国什么概念呢?国家会展中心,这已经在全球开始冒出来了,第二是广州的,其他8个通通在全球十大之下。

我们看全球会展重要的区域,欧洲,这是少有的,全球都公认的会展中心地区。哥伦布大航海形成了全球的殖民格局,中华民族和非中华民族的操作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欧洲成为中心是因为大航海形成的海洋贸易优势,成为全球会展业的轴心地带,历史事实就是这样的。较大的展览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大型和行业高级的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这件事上美国人也不得不服。就像足球一样,美国和中国较大,但是“美中不足”,一样的。他专业的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

我们进一步看一下德国,德国太牛了,在世界几个会展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较大、效益较好,没有之一。德国每年有400多个国际展会,占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的2/3。他的展会大多是依托城市产业发展起来的,比如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

我们再回到东亚,我们周边发展也不错,尤其是过去20年来。到目前为止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也仅次于欧美,有了欧洲就不没必要讲美国了,看看东亚的日本,日本世界展览强国,4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东京和大阪展览中心是较大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新加坡,他的展会规模和次数均居亚洲排名前列位,在世界居第五、六位。中国香港,也是国际会展之都,当然规模略显逊色。

我们回过头来看自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贸易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排名前列大贸易国,我们的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展览已经是9892场,较上年增长6.56%,展出面积1307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10.82%2016年一共有专业展览156个,比2015年新增20个。室内可租用面积约823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了176万平方米。我们的会展业仍在高速推进,也正在向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这是全国展览数量及面积对比,无论是展览数量还是展览面积一路推高,会展的总产值与会展相关产值的对比数据也是在快速增长,这是让我们很欣慰的。另外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展会的十大品牌,我们很高兴看到第七位深圳会展中心,这是我们过去十几年来让我们开心的事情,毕竟闯入了中国十大,这已经相当不容易。

170年的会展史表明会展业是当今各国开放交融互惠的重要平台,一个大型会展中心常常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和经贸文旅圣地,为什么要华侨城进来?没有华侨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未来的产业整合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聪明正确的选择。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在影响贸易,在影响会展,但会展业丝毫不会退缩,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会展业,我认为是挡不住的风情,必将迈向更广阔的前程。

我们再来看一下深圳38年来城脉写真,“强也会展,弱也会展”,我不是一味唱高调,我们还要看到问题。深圳的会展业是如何横空出世的?即便在40年前封闭的时代,深圳也掌握着对外贸易口岸的生意,我们还是做贸易出口。基于工贸大整合日益迫切的需要,深圳会展业横空出世。这一系列的数据,1988年6月28日深圳举办首届“荔枝节”,到1998年全国展览达到40个,1999年高交会举办,2003年展会有60多个,4年间增长了37.7%,2004年很重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事情,斥资32亿的深圳会展中心投入使用,而且提出了知名会展中心城市,会展业正式成为新兴产业纳入深圳市的产业发展规划,首届文博会举办。2004年,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展会72个,展览面积达到99万平米,这就是我们的成就。

她的位置位居中国第四,到2014年,会展数量达到123个,展览面积312万平米,每年举办的会议将近1万场,目前会展业1000多家上下游关联企业,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商业性展馆5个,深圳会展中心5万平米,华南城国际会展中心、深圳体育馆、深圳南山体育馆、龙岗大运中心。另外还有一批非商业性的展馆和艺术类展馆。

在2014年这个特殊年代,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着空间挑战,国家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对深圳展览业来讲影响非常明显,因为他的面积达到了85万平米。随着中国会展业呈现了“北展南下,南展东上”的大潮,深圳会展业面临空前挑战,深圳会展业的弱势也凸显出来。2014年年底室内展览面积超过10万的城市,可租用面积,深圳排到最后去了,只有一个展馆可以做出租的,面积在10个城市中间是最少的。

这个表是2016年国家权威机构排出的中国城市会展竞争力排行榜,在这个列表中,我们看到的结论是深圳明显落后了,这些数字是我算出来的。这是深圳的国际合作指数,我们是不是退到自我保护,和国际没有交流呢?2016年国际会议北京是100的话,上海是76,成都14.4%,广州是7,深圳是0。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深圳仅有上海的1/2,北京的1/1.5%,广州的1/1.3。

我们看到问题了,我们知道要急需发展。深圳的改革开放获得了制造业的大幅度提升,这是我们的基础。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30年全国排名前列,但是我们仍然在会展业存在如此明显的差距,问题出在哪里?很简单,会展经济的空间不够。2011年深圳展览总面积256万平方米,2018年面积273万平方米,5年仅增长6.6%,与深圳速度严重失衡。深圳距离高级城市还差一个东西叫“国际会展中心”。

我们看一下国际会展中心,就是强力助推深圳迈向高级城市。我们这个目标很精准,没有退路,必须走向高级城市,所以必须要拥有一个国际会展中心。应该来的,必从天降。经过2014年、2015年深圳会展业的产业沉淀和战略思考之后,2016年9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球较大会展中心,在深圳西海岸破土。这个世界会展业的巨无霸工程一经出世便惊艳全球。它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这里将形成45平方公里的会展新城,这里将形成300万平米的会展航母,50万平米直接碾压汉诺威世界较大的展览面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地方超越,将来能不能超越我不知道,但现在没有人超越。这里将形成单日较高50-60万人流量,这里将形成无可估量的经济、生态效益。

我们的目标占领会展经济的制高点,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今天深圳城市再出发的制高点,为什么再出发?因为面临我们知道的国际贸易大战的形势,会展中心肩负多少任务,如果美日欧压我们,我们就能屈服吗?不可能,必须往前走。历史已经把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推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你能不调整你的模式吗?所以深圳的再出发是必然的。也是深圳全面超越沪京广,没有国际会展中心,你老老实实在北上广后面排着,永远不可能超越,但是有了它我们轻松超越。也是奠定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贸易会展中的基石,是推动中国会展业迈向世界强国的风向标,是世界各国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机衔接的重要经贸纽带,它也是世界经济贸易在深度全球化时代下的全新战略平台。最近一个大的形势,日本和欧洲已经零关税了,美国和欧洲也零关税,发达国家全零关税,把中国排除在关外,非常严峻的形势。如果我们还高举全球化大局就不是传统全球化,我个人不排除WTO被废除的可能性,人家已经搞了新的世界贸易组织了,如果没有WTO,我们中国的国际贸易下一步怎么办?如果在新的发展格局下,真的深度全球化格局下,我们巨大体量的会展中心如何承载这么大的国家经贸的希望?这是留给我们每个人心中巨大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面临多大的困难,我相信各位,我们心中充满信心,为什么?因为我们在中国,因为中国深圳有了一个巨无霸的空间,它的名字叫“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宋丁先生带来的精彩演讲。我们聚焦于深圳会展湾项目,位处会展新城这一焦点片区,这一片区的发展也是极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那么在它的驱动下,会展新城片区又会以怎样的规划和建设来面对大家?在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和高速发展的时势中,会展新城片区如何带动深圳发展?在市场上也是有非常多的声音,今天我们也有幸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先生为我们致上主题演讲,掌声有请。

王泽坚: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感谢主办方邀请,有机会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作为一个职业规划师其实挺荣幸的,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持续地关注这个地区的发展,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国际会展城开发规划建设的观点和认识。我交流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对这个地区的价值判断。

从2005年开始,我们在做珠江口湾区其他城市规划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所有的湾区城市都做出了一个相似的动作,就是他们把所有的城市,把新区的发展计划都在向环珠江口的边水地区进行布局。这说明所有的湾区城市在那个时候都已经有了共识,面向全球的高端功能,要在湾区口进行聚集。这两年国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证实了这样的事先预判。大空港地区和前海地区,以及超总地区就是深圳市在湾区竞合力的先锋地区,深圳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它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广深走廊是传统的历史发展走廊,只不过它的发展要素和发展动力有了新的定义。我们的载体是依托95平方公里的空港新城,当时提出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核心区、国际航空枢纽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现在要加上一个国际会展中心。

正是因为这样的区位判断,在新的总体规划草案里面,我们对深圳市的城市中心体系有了一个新的判断,就是包括福海、沙井片区作为西部的城市级中心区。另外新的总规和“十三五”规划里面也提出了17个重点发展片区,空港新城是17个重点片区之一,这里面提出来要坚持高品质、高标准开展规划、设计、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这17个片区有它的历史使命,深圳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速度深圳是深圳的一张品牌,我们迎来新时代之后,品质深圳或质量深圳是我们的另一个发展品牌,将引领我们未来30年的发展。所以深圳在这方面做出示范,这17个片区是重要的空间载体。这个地区的价值非常巨大。

第二方面关于这个地区的发展愿景,十几年的时间里,大概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当时跟许总探讨深圳的新城计划,当时提到四大新城,包括坪山、光明等四大新城,没有空港地区和东部地区,大空港地区当时和东部提出了两个策略发展地区,当时对这个地区的定位还不是特别清晰,是比较模糊的,重点是发展临空产业,当时有一个95平方公里的发展概念。但是随着我们对会展中心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随着我们对会展中心的规模和定位的逐步明确,会展新城也逐渐清晰起来了,逐渐聚焦在空港新城以北。第5版的空港新城规划,当时的填海政策,还有一个离岛的方案,较新的方案是把填海进行更加理性的修顺,按现在的规模进行了大规模的预留。目前的会展新城,打造先进全球城市的重要战略支点,从左边这张图上可以看出会展新城有“三城一港”的格局,会展对相关产业有1:9的拉动作用,会展中心的影响力度远远不在于会展中心本身,所以我们有第二方面的愿景,按照泛会展的理念,要把会展中心对城市的影响扩张到较大,把它的价值发挥到较大,要塑造国际会展活力的都会目的地。

从会展中心到迈向活力都会,刚才讲到南中国重要的会展中心3-5年内形成700万平米,从会展中心本身有这样的量级,会展业成为深圳市的重要支柱产业,而且它的溢出效应,在宝安形成催化的作用,带动整个宝安的产业升级,而且国际会展城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会展生态圈的建设。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还是很骨感的,我举几个例子。作为一个会展中心,现在的会展中心旁边,在中心区里面有大量的办公、酒店、餐饮配套,但是在这个地方选址,周围住宿的总量、质量不够,2.5平方公里范围内几乎没有星级酒店。按照单独考虑的新城规划,这10平方公里职住严重不平衡,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居住用地不够,就会有潮汐的上下班人流,对城市活力造成负面形成。1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范围内,有效的新增建设用地非常有限,除了会展中心之外,在扣除了科技馆用地之后,剩下的空地只有68公顷,很小的一块。最小的一块是超级总部1平方公里。连着会展中心的东侧这部分用地都是传统的旧村和工业区,里面只有11处零星空地,面积只有13公顷。建设条件也不是很理想,靠近机场,噪声和限高都不利,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还有关于交通设施的供给,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城市中心和前、后海中心、福田罗湖中心轨道网密度上的对比,从这张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相比之下还是非常低的,并不能支撑作为一个城市给的中心,这是后面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的地方。从仅有的轨道网来看,它解决的交通联系基本上是会展新城和城市其他中心区之间的快速联系,30-60分钟可以到达全部的市级中心和周边城市的临近中心区,快线的功能基本满足了,但是服务于会展城周边地区和旁边的城区,包括东莞的滨海新区、沙井地区、机场地区,这些普速地铁是供给严重不足的。最要命的是国际一流的会展中心,它是一个全新的高标准建设的情况,一路之隔就是城中村的现象,原来的这种现象,我们怎么进行调整,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怎么去改变呢?我概括为这几个方面的主要策略,一是从功能上进行匹配,展城一体的功能,提出了延续会展中心的早期城市设计的结构,一河两岸,一心三区,通过中间的这条会展河把整个片区串联在一起。在招华的配套用地和北部的增量用地培育现代“会展+”的生态圈,我们过去强关联产业,就是指会展本身的上下游产业以及会展配套产业,放在会展中心紧邻的两个地区。在北部原来科学馆和国际会议中心的位置,保留了科学馆,包括自然馆、岭南大众文化园,强化西部城市中心区的职能,这是重要的市级公共设施,市里下大决心落户在这里,就是要推动西部城市中心职能的全部提升。展城一体的另一方面是在东侧的存量地区合理布局会展驱动型产业,就是所谓的两大升级产业和三大培育产业,这是泛会展的概念。通过这些产业的植入,激活原来的传统工业区的改造。

我们也提了很多想法,包括用一些有机更新的策略在东侧用地里面,从北向南有重建+整治的,有整治的,有更新的。职住平衡问题,我们和田园城进行统筹,通过田园城配套大量的居住,可以有效减少这个地方的职住平衡比,解决通行的交通问题。

我们的轨道供给缺乏一个层次,就是区内的中运量系统,现在受国家政策的限制,我们原来提出的策略是云轨系统,但是现在有了中小运量的系统就是云巴的示范线,现在市里面的决策示范线L1线和L2线分别和穗莞深城际线和平站和11号线的桥头站衔接,在会展中心启用的时候可以和周边地区进行高效和舒适方便的交通衔接。对于区域的路网,我们把干线系统进行完善,对于会展专项设施交通组织,特别强调的是客货分流,较大限度把客车和货车进行分流组织,相互之间的干扰减少到最小。

最重要的方面是景观问题,对于这样的地区我们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来塑造一个蓝绿之城。排名前列个层面斑块控制,几个重要的生态斑块,既作为生态资源加以保护,又作为景观资源可以利用。廊道控制,既有的截流河,原来的方案比较工程化,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凸显出生态自然的主题,并且作为一个积极的公共空间加以利用。在北部科技馆地区植入了一个水城的概念,塑造更多的多元亲水空间,把水城的活力和特色激发出来。还有一个方面是街道,我们识别出几个主要的交通性干道,这些交通性的道路进行街道景观提升。同时打造一批慢行友好的特色街道,后面有实际的项目进行展示。目前市区两级政府列出了将近20项重点环境提升项目,这是在中间做的一些意向,大概对交通廊道的梳理,还有特色步行街道,一些代表性的景观节点和街角公园的处理。我们希望这项整治不是短期的一次性整治,我们也提出了设计导则,对这个地区未来的改造持续提出一些要求,对于整个道路的街道家具、标识系统和慢性系统的连贯性都提出了要求,对未来的品质提出了导控的方向。也对广为诟病的立面提出了探索,包括海洋主题,甚至未来的会展主题都可以植入到立面改造里面。东侧是传统的旧工业区,我们提出这样的概念,建立二层高街系统,沿线注入商业、文化、LOFT等功能,激发老工业区再生长,植入新的泛会展产业。

蓝绿之城很重要的是若干个景观节点、交通节点和地标建筑,这是影响到体验的重要地方。交通节点,我们对主要的门户交通节点进行一系列的梳理和景观提升,景观节点刚才提到了,包括对生态空间进行治理和景观利用。几个代表深圳的标志性建筑,我们正在建的会展中心和下一步要启动的科技馆要格外强调新的理念和标准,建筑和环境一体化,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整合的概念。

前面把我们所想到的概念都已经说了一下,其实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会展中心就迎来排名前列场展,这是国际会展城建设的重要一步。当然我们十几年的观察,觉得这个地区不断发展,也不断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我们总会有相应的策略进行调整。不管将来会有什么变化,我想最后总结一下,其实会展一定会让我们这个城市更美好,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带来的精彩演讲。其实无论是对于区域规划还是聚焦在产业规划上,深圳·会展湾以及其中的国际会展中心都必然掀起一股巨大的经济效应。

那么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世界较大的会展中心,定位湾区会客厅,落地于会展新城片区,从选址到规划蕴含着如何的愿景,以及又有怎样的意义所在呢?带着种种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要带着大家一一探讨一下。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国际知名区域研究专家、普华永道思略特华南区总经理唐海燕,以及全球会展运营巨头SMG区域副总裁Tracey Short参与今日“会展+”大湾区发展全球高峰论坛沙龙环节。同时再次有请南岭先生、宋丁先生以及王泽坚先生共同上台为我们深度剖析,欢迎五位。

首先再次欢迎和感谢各位的参与,我相信大家现在非常期待在场的各位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我们接下来就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排名前列个问题我非常想问一下宋先生,我们都知道到目前为止会展新城片区叠加了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大空港等等,湾区经济和会展经济如何相辅相成?

宋丁: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什么中国现在要搞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我们看到杭州湾那边也要搞杭州大湾区。湾区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引领的标志。湾区经济的位置既是海港,又是空港,有了海港,又是空港,又是陆港,海陆空齐全的门户,如果离开了陆路、空运、海运,没有这些大规模的集散的话,国际贸易能形成吗?所谓湾区经济是门户经济。既然有这样的门户,把人、财、物集过来、散出去,产生了贸易经济,产生了会展经济。所以在这样一个门户经济背后的湾区经济格局下,必然出现会展经济,会展就是在一个空间里面通过大量的展览、会议活动,包括一些大的商务文化旅游的活动,形成一个瞬间的几天内大量的集散活动,它远远超过零散的贸易活动,这就是它较大的意义。没有这样的集散效益的话就不搞会展经济了。所以170多年来的发展证明了会展经济有其他的形式难以超越的价值,凡是全球较大的、最重要的会展经济无一例外都在湾区。所以湾区经济、会展经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件事物的两面,如果一个大的湾区没有会展也是没法想象的,香港会展中心必然要搞。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大会展中心不在湾区就大打折扣。这两件事情合在一起是效益的象征,是未来成功的象征,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仅仅抓住这个好的区位,不仅在大湾区,而且在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我看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有深圳国际机场、海港,包括铁路、陆路交通,放眼5-10年,我觉得是不是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要超越我们这个地方,我真的要打一个问号。

主持人:谢谢宋先生,对这个问题,唐女士有什么补充?

唐海燕:宋主任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阐述了会展经济本身对市场需求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我们都知道会展经济作为非常关键的现代服务业,它本身的经济价值就是非常大的。由于在大湾区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量,而且是非常活跃的经济体量,我们所产生的会展经济对于本地来讲是一个非常新兴的产业,它能够给当地带来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可观的。同时我们知道会展经济所能够带来的一系列的人流,这样一个高层次的人流也对当地产业升级能够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基于国际会展中心能够带来的质量上的提升,消费升级,对于很多需求端,特别是对于体验经济的产生,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受益。同时作为现代性服务业,会展所能够带来的大量的信息流和技术流,这无疑对大湾区,特别是深圳一直提的产业升级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无论是从会展经济本身的经济体量,还是它能够从消费端带来的人流价值,以及对于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来看,坐拥大湾区这样活跃经济体,它所能够产生的能量是非常可观的。

主持人:刚刚两位也有提到地理位置是非常优越的,我们也知道会展新城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地带,尤其是跟两个地方息息相关,一个是前海蛇口自贸区,以及东莞的滨海湾新区,对这两个区域,我们会展新区跟这两个区域又有怎样的协同作用?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王院长。

王泽坚: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时空关系上看,作为一个新的重点发展地区,它在时空关系上看是前海蛇口自贸区的延伸和功能外溢。另外它靠近东莞,也是莞深跨境地区发展,这两个区域加强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而且莞深合作当时有一个设想,打造空港新城的概念又植入了会展这个驱动引擎。放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沿线来看,三个组团之间的功能是互补的,互补性很强,有竞争,有合作。前海是国家战略的承载地,它的主要方向可以概括成为以金融促贸易,以金融促产业,所以落户的企业是金融、贸易,还有大型企业总部。会展新城将来的切入点像宋主任讲的,以会展促贸易,以会展提升产业。所以我们入驻的是会展的强关联产业和会展驱动型的产业,包括一些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至于东莞,从目前阶段,它的能级和这两个地区还不太好比,但是它有它的特色,是东莞的第三代产业新城,从松山湖、生态园和长安滨海新区,紧邻空港,有它的机会,是互补发展。协作的发展,这是沿珠江口所有的城市必须要做的,生态底线是要遵守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关联,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这个地区和前海,和东莞的滨海新区之间应该进行密切联系。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的精彩观点,这个问题,南岭老师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三个地方深化的协同作用,您又是怎样理解的?

南岭:刚才王院长也讲了,前海蛇口自贸区的功能更多的是高端的服务经济,东莞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的制造中心,所以把制造中心和服务经济两个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互补优势,这对会展的推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主持人:谢谢南岭老师,大众提到会展的排名前列印象是大量的人流涌动,对于人流聚集的导入性的效应具有怎样的效果?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唐女士。

唐海燕:大家肯定都会很熟悉,我们经常会说到会展目的地的的概念,会展本身是高质量的,而且是国际化的会展目的地,它所能带来的,从人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呢?首先它所能够带来的人流会体现在规模非常大,特别是高质量的会展,所以更能够带来更大规模的,而且是遍布全球的人流,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要求,会对周边的配套环境,特别是未来深圳要打造国际化城市,吸引国际主体的会展会议,对配套无论是质量上,还是体验程度上,以及多元化上都会有比较高的要求。我们一直在说本身会展去测算它的经济并不可观,但是看到1:9,这么大的体量来看,这就是非常可观的数量级了。我们普华对国际会展城所能带来的人流做了一个匡算,从规模上来看,我们觉得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年千亿人流量和年千亿规模的经济体,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主持人: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宋主任,当会展城正式运营之后,它能够带来的配套升级有哪些?能够给予我们的生活,包括生产、商业等等,能够带来的发展有哪些呢?

宋丁:我觉得整个会展中心是一个高密度的,瞬间聚集高密度人群的地方,而且流动性特别强,所以它的综合配套服务是非常强的。所以相关的服务业,为什么我讲1:9的效应呢?旅游、文化、休闲、娱乐这些产业都要导入进来呢?它要有效地分流和化解迅速集中在会展业的消费,比如我参展4天,也有可能1天就把会展任务完成了,其他3天到哪去呢?周边要做大量的产业配套。一个会展必然带来几十个相关的高端服务业的聚集,所以为什么要建设45平方公里的会展新城呢?将来这个片区产业是基于会展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高端服务业的集聚,这个空间和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主持人:刚刚四位提到非常多关于会展城一系列的优势,我们有的时候在想它的一些局限性,比如它的排期过满了怎么办?比如有非常多的展会都已经分散到了别的城市了?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王院长,在未来新展馆投入运营之后将会如何拉动深圳会展业的发展呢?

王泽坚:你刚才说的排期问题,一会儿可以请教SMG的Tracey Short,他们是高级团队,我想说一下新会展有几个特征,“三个一”,一流的规模,世界较大的规模,19个展厅,50万平米的展览面积,必然承载第二个一,一流的功能,比如一个4万平米的展厅,就可以承载商业的、娱乐的,甚至是体育竞技赛事。将来这个地方就可以演绎出不同一般会展的综合功能,比如科技信息的,时尚潮流前线的,也有商业文化娱乐体育的,还有各行各业的信息流汇集在这里,所以它是一流的功能。第三个是一流的运营,特别是招华和SMG联手,他们有高级的运营经验,未来这个会展会有国际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展示,今天的题目“湾区客厅”,这是湾区连接世界的窗口枢纽地区。另一方面,因为这个会展的植入,给深圳带来了大量的专业化上规模的展示,可以助力深圳超越前面排的那几个城市,变成全球高级的或一线的会展中心城市。

主持人:我从刚刚王院长所说的内容当中,可以提炼出两个词,一个是多元化,一个是专业性。唐女士,您对于这方面又是怎样理解的?我们现在有福田的会展中心,跟福田会展中心相比,我们未来的国际会展中心,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差异性?它们两者之间怎么互补呢?

唐海燕:在回答差异性之前,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个问题,深圳本身或者大湾区的经济体量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专业化的会展服务空间是缺乏的。首先并不是说存在大家来抢这个市场,而是我本身有了这样的会展中心,它补充了深圳或整个大湾区所需要的更加高质量、高水平、国际化的空间上的概念。当然据我了解,市政府对于在整个深圳或者大湾区布局的会展中心,也希望各会展中心有自己很强的特色。我们知道中国的行业普遍存在一点,同质化非常严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在我们自己的会展中心当中强调我们自己的特色。从这个特色来讲,如果对比原来的老展馆,至少在两个方面是有差别性的,首先是我们一直强调的规模上的差别性,这个会展中心未来能够承载10万平米,甚至超大型的30-40万,前面宋主任介绍的德国、新加坡、日本这些会展中心,未来至少我们在空间层面上是有这个能力去承接的。第二个是在专业性上,我们都知道深圳或大湾区是技术创新非常有活力的区域,我们觉得在未来定位层面上,专业性层面上,会展中心会强调技术层面的会展,我们要打造深圳的特色。这一点上,我们觉得会和老会展有一定的差别,可能它未来会做精,做在某一个品类上,比如消费类的会展,我们从规模上,从专业主题上就已经有了各自不同的特色了。

主持人:非常感谢唐女士,我相信大家此时此刻也有了清晰的了解。我们放眼整个大市场环境,我相信大家也一定非常好奇全球的会展业它的现状究竟是如何?这个问题对于远道而来的SMG的Tracey Short来说一定能给大家解答。

Tracey Short:(英语)

主持人:我跟大家进行简短的总结和简单的翻译一下,刚刚Tracey Short女士提到目前全球会展是非常稳定,在过去10年首次出现在四大全球性的会展区域内呈现了良好形势的走向,各家公司的营业额比例也是在上升的,并且详细的结果表明了大多数的展览组织公司到2017年继续保持良好的性能。当然调查也指出了目前行业内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有国内市场的经济状况问题,有来自于业内的竞争问题,有结合全球经济发展问题,当然还有一些内部的挑战问题。其中人力资源是作为重要的,希望能着重解决人力缺口的问题。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还在起步的阶段,也需要聚焦在场景应用和数字广告推广等等,需要大家都能够拥有和具备一个少有的创造性。

刚刚Tracey Short对于会展产业对城市产业发展和地位提升的贡献,她说这是全球非常有识别性的行业,当然也是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催化剂,展会可以产生交易的同时,也是关键的经济驱动力,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当地的商业发展,包括餐饮、酒店、购物商城等等,也是拉动和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当然目的地驱动效应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系列的航线、交通等等。Tracey Short女士也是充满了期待,对于全球排名前列大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也是期待未来更好的发展。

再次感谢Tracey Short女士。

在这里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和在座的每一位嘉宾朋友都是息息相关的,我问一下南岭主任,深圳普通市民对于会展的了解都是从家博会、高交会等这些会展开始的,未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全面投入以及使用会对我们居民带来怎样的影响?

南岭:我想先说一下对深圳经济的影响,深圳号称有四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和文化产业,这四大支柱产业有四个博览会,过去都在福田会展中心展示和交易的,包括高交会、文博会、金博会、物博会。新的会展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在2010年以后进行了分解,分解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三大未来产业,新的会展中心投入使用也会带动深圳新产业的发展。另外会丰富居民的生活,深圳人非常前卫,会展中心展出的东西都是很新的东西,也是深圳人追赶的东西。另外它会带来很多学习的东西,会展的东西都是新的东西,深圳人在里面能了解学习到很多东西。所以会展中心将来是丰富深圳人生活非常重要的节点,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节点。整个会给深圳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

主持人:王院长有没有想要补充的?

王泽坚: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中央政府提出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会展中心这个事上是怎么理解的?刚才南主任讲的,从政府的角度讲经济发展,但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讲,因为有了相关产业的带动,提供了优质的就业岗位,深圳就是给人寻梦的地方,有大量寻梦的人在这里可以有大量的机会,这是排名前列个直接的。第二个方面,我们刚才提到泛会展的概念,打造西部中心区,对这个地区的文化设施,公共设施的投入,对这个地区公共交通的改善和公共景观的提升,让这个地方更宜居,对于整个西部中心区的居民来讲,他的生活质素是得到提高的。更广泛来讲,区域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在这里,这个地区的可达性改善了,这个可以带动更多的深圳市更远范围的居民,甚至是附近城市的湾区居民到这里来更方便了,可以推动消费升级,这里还有文旅项目,海上田园城和未来的海洋新城都有自己的旅游方面的考量,它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也是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我相信通过刚刚的沙龙,通过五位嘉宾的思维碰撞和分享,我相信大家开阔了视野,希望给在座的每一位来宾带来更多的灵感。接下来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台上的五位嘉宾,谢谢您们的精彩分享!

刚刚从以上五位嘉宾的分享当中,大家能够感受得到都围绕了一个话题,那就是会展。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聚焦会展新城的核心引擎,共同走进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

我相信通过这个宣传片,大家对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有了更加全面和直观的了解。从一家企业到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繁荣的愿景无不扎根于一片适于生长的土壤。凝聚着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三大标签,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使命区域,终于迎来片区的首次发声,那就是超级工程--深圳·会展湾。这个300万航母级综合体,如何承载起整个片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呢?为了能够更加了解这艘300万航母,现在有请深圳市招华会展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文捷女士为我们全面进行介绍,有请何总。

何文捷:各位尊敬的来宾,大家下午好!盛夏时节,精英荟萃,感谢各位嘉宾参加本次论坛。作为一名在地产界摸爬滚打了20年的小字辈,有幸参与到这个伟大的项目,这是我个人的荣耀。希望通过我简短的分享,让在座的各位能够和我一样感受到这个项目的速度与激情,能够对这个时代的作品充满期待。

每一座城市,她都有她经历时代变迁留下深刻记忆的作品,深圳亦是如此。一个时代的起点,1978年,改革开放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推行,让中国大变革的时钟哄然鸣响。1979年,深圳中国排名前列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开启了筑梦与逐梦的模式。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伟大的城市精神践行者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共荣,华侨城、招商、中兴、腾 讯、华为这些先进的企业,他们跟着深圳同步成长。

华侨城、招商蛇口两大央企以开拓者和耕耘者的态度,携手开创了城市的新时代。1985年,深圳华侨城成立,拉开了中国“主题公园”的建设序幕。1978年招商蛇口成立,定义了城市和园区的新标准。2016年,华侨城、招商蛇口以310亿签约拿下大空港11块地,会展时代就此启幕。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300万会展综合体--深圳·会展湾,以“超级工程”的态势礼献时代,开启会展时代新纪元。

我们纵观高级湾区都有它独特的地标,纽约湾区的自由女神像、旧金山湾区的金门大桥以及东京湾区的东京塔,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高级的湾区地标应该有怎样的标签呢?它应该有占据大湾区核心位置的,有城市及湾区的名片,有具备高级格局的系列标签。深圳·会展湾应运而生,158万平米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以后,它的室内展览总面积达到了50万平米,超越了德国的汉诺威,将成为全球较大的展馆。这个全球较大的会展中心占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核心位置,将打造成湾区之芯的世界秀场。约154万平米的湾区航母会展综合体,由于其功能超级物业组合,形成了国际化生活体验发生地。1.6公里长的会展中央公园规划建筑景观集成的一体化设计,使它成就为深圳较具科技休闲的目的地。6.4公里长的深圳会展河,由国际先进的景观设计团队打造了一河两岸多个高级滨水公园及独具风情的跨河步行桥。接近70万平米的国际高端商务公寓满足了全球客户多类别的居住需求。26万平米的甲级商务办公更是打造了全球较大的会展总部集群。25万平米的星级酒店群,联袂世界高级酒店品牌来管理,成就了全球较大的星级酒店群之一。32万平米的国际体验式商业中心为全球的会展商务客群以及周边的消费者更是提供了全业态的商业体验。展览馆+共享商业MALL的创新形式,打造了深圳高科技的展示交易体验及活动中心,丰富了会展的产业优势,使它成为项目的重要名片。300万平米会展综合体,成就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地标。会展湾南岸作为会展湾的核心排名前列拥有一线会展水岸公寓,生态高线办公,稀缺总部资源和双首排地标办公。

华侨城、招商蛇口联袂SMG、Gensier、CCD等众多的世界高级团队一起打造了一个高级的地标。这是一个集全球大师高级智慧于一身的时代的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时代地标,经过精心雕琢、匠心打造,深圳·会展湾成为一个献礼于时代的作品。也衷心的希望在座的各界精英能够共同参与到这样一个伟大的项目中。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何总的精彩分享。会展湾作为全球较大的会展综合体,其承担的重要使命就是对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全球较大的会展的建设以及发展会展经济,本身也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实践。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会展湾计划走访全球重要会展城市与展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迎回来”的全球会展绚丽计划献礼深圳。

在今天的论坛发布会上,我们也将正式启动巡礼计划。在此之前,我们通过大屏幕回顾一下在深圳几大人气聚集地,华侨城文化创意园、世界之窗、欢乐海岸、海岸城商圈的微城市展馆,我们以深圳站为中心,将全球会展城市文化带进大众生活,未来也将从深圳走向全球会展。四大会展城市以自身的魅力也在抖音、朋友圈当中掀起了一股热潮。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简单回顾一下深圳站的精彩瞬间,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

我们今天齐聚于此,对会展及“会展+”给湾区发展带来的独特效应进行了高峰论坛对话,同时也是全球会展绚丽计划的重要发布现场,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一同见证这样的重要时刻。事不宜迟,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出: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武小平,

华侨城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立勇,

华侨城集团总规划师许重光,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服务贸易处处长袁晓方,

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涛,

招商蛇口深圳区域财务总监李勤

来到舞台上共同启动全球会展巡礼计划,掌声欢迎。

(全球会展巡礼计划启动仪式)

掌声祝贺,同时感谢各位主礼嘉宾,谢谢您们。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京基宸悦府

京基宸悦府

价格待定

福田

查看详情
花样年家天下

花样年家天下

价格待定

大鹏新区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