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苏州搜狐焦点网 > 苏州新房 > 新闻中心

楼市调控高压政策下 资金何去何从

2010-05-12 14:23:13 来源: 搜狐焦点苏州站

  管理层接二连三的重拳出击,使得房地产市场难以保持以往的风光。随着调控措施的不断加强、细化,越来越多的炒房资金不再眷恋楼市。在失去楼市这个避风港后,这些逐利资金何去何从,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楼市调控真正“挤”出来的资金量到底会有多少,有市场人士估计会达千亿元,但相对银行体系庞大的资金量而言微不足道。

  资金能否从房地产中挤出

  有市场人士指出,在楼市调控高压政策下,原本活跃于楼市的大量资金,有望部分流向股市,从而对股市形成利好。有一项网络调查也显示,约三成左右有买房意愿的受访者表示,“会将准备买房的钱投入股市”。

  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从房市撤退的资金是否能大部分涌向股市,现在还不好判断。虽然股市与楼市关系紧密,双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互影响。但是,从近期的股市连续下跌的表现可看出,股市与楼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都有各自的运作模式和运行规律,是否存在“跷跷板效应”还有待观察。

  如果没有进一步调整楼市的政策,大部分资金很难会撤离楼市。中国投资渠道狭窄,为此进入楼市投资的资金很多,大部分资金是长期投资,资金沉淀了下来。短期投资,即炒房资金会有一部分,但是数量不大。今年1季度,北京房地产交易规模约2000亿元,如果按投资性占比4成来看,涉及资金约800亿元。照此类推,从全国范围来看,选择从楼市退出的热钱会有几千亿元左右,而这些钱是不是会立刻投入到其他领域中,还有待观察。

  当前楼市调控政策力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否能持续,或者说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房价问题,还不好说。有市场人士提出,只有从体制与制度上着手解决房地产问题,才能导致大部分资金撤离楼市。并指出解决房地产问题的三个主要手段有:一是通过物业税等税收调控;二是改变开发商囤积土地获得暴利的盈利模式;三是为国内投资者开拓更多的投资渠道。

  “小”渠道投资受关注

  不过,除了股市、楼市,投资者也开始关注一些“小”的渠道,如银行理财产品、债券、黄金、股指期货等。

  据中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企业和高端理财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等业务,已经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增长,部分一年期左右的优质理财产品呈供不应求状况。这可能意味着,资金从楼市向理财产品市场回流的趋势初现端倪。

  债市自今年一月份起出现了小牛市行情,最近可能吸纳了一部分楼市撤离资金。在货币信贷方面,今年两会报告明确提出新增信贷7.5万亿元,对信贷的严控形成“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对债市构成支撑。近期中行也是针对这一行情发售了中银债市通理财计划,专业投资国内债市。

  通胀预期的增强也使得部分投资者购买黄金抵御通胀,保证财富不缩水。 5月7日国际金价更是一举突破12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直逼前期高点1226美元/盎司,势不可挡。近期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及不可预测的通胀前景可能被认为是主导金价走向的重要原因。

  还有部分从楼市撤退的资金可能进入了期货市场,但是炒期货,不论是国内股指期货还是外汇,原油等,风险都相对较高,而且进入门槛也较高,不是普通投资者参与的。

  理财产品仍是选择

  虽目前楼市调控才刚刚开始,但可见管理层决心之坚定,未来可能还有一系列调控措施继续出台,楼市的后市不容乐观。近期外围股市的大幅下跌,加之美国股市的乌龙事件,也给国内股市笼罩了一层阴影,上周上证指数已跌破2700关口,依据当前市场走势来看,后市情况可能也不太乐观。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暂时找不到其他的逐利市场和机会的情况下,从保值增值的角度考虑,银行的理财产品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理财产品相对安全,易控制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于主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基本都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事实上,2008年楼市、股市齐齐大幅下挫之后,避险资金纷纷涌向银行理财产品,造成银行理财“井喷”行情。近期中行推出的中银集富系列理财产品,其期限丰富,预期收益率均大幅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值得关注。

(来源:城市商报)

(编辑:刘玉)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梅李大梦想城

梅李大梦想城

价格待定

常熟

查看详情
奕澄湾

奕澄湾

900万元/套

园区

查看详情
和月泊庭

和月泊庭

51999元/㎡

姑苏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