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
石家庄搜狐焦点网 > 石家庄新房 > 新闻中心

焦点实录:省会中式建筑与现代人居的交融

2008-07-14 11:51:54 来源: 焦点石家庄房地产网
  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式建筑,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化和美学体现而著称于世。近代,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进入,中西建筑文化之间不断发生着碰撞和交融。作为具有几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骨子里始终对中式建筑有着无限的期待和憧憬,现代社会,如何创造契合中国人生存状态的居住方式,如何将中国建筑的文化魅力传承发扬,本期焦点关注,省会专家与业内精英共同探讨。   发起单位:   《置家》杂志   搜狐SOHU·焦点石家庄房地产网   河北电台交通广播“快乐置家”节目   时间: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下午14:30   地点:建设北大街223号中浩排名前列商务南楼8F   焦点石家庄房地产网直播间 【主持人】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式建筑,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化和美学体现而著称于世。近代,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进入,中西建筑文化之间不断发生着碰撞和交融。作为具有几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骨子里始终对中式建筑有着无限的期待和憧憬,现代社会,如何创造契合中国人生存状态的居住方式,如何将中国建筑的文化魅力传承发扬,本期地产沙龙,省会专家与业内精英共同探讨。   本次沙龙的发起单位是《置家》杂志、搜狐SOHU·焦点石家庄房地产网、河北电台交通广播“快乐置家”节目,下面我介绍一下本次的嘉宾:   河北卓达住宅集团销售总公司销售经理 范素妍   石家庄市诚基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 刘东   江南新城营销总监 杨君   燕都地产 刘树伟   公园营销总监、厦门筑城置业副总经理 刘一丰   北方绿野总经理 郝卫东   韩迪品牌 韩迪   河北电台《快乐置家》的宋敏   欢迎大家!关于中式建筑大家并不是非常陌生,其实从住宅商品开始我们的住宅形式还是以西式建筑为主,最近几年中式建筑的符号开始进入我们的居住生活。我们今天探讨的一些东西更多的是基于我们的市场现状,现在请大家谈谈排名前列个问题:什么是中式建筑?中式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在一轮轮的住宅商品化热潮中,舶来建筑比如欧陆风情、西班牙风情、北欧风情、德式建筑等形成了一轮轮的流行趋势,而中式建筑却一直没有成为大众关注的?   【刘东】这个话题应该是作为建筑师的郝总先说,我们抛砖引玉吧!   中式建筑有一个定义,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从广义上讲,我觉得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都可以纳入中式建筑的范畴,主要特点是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我说的不对的请郝总纠正。   我觉得中式建筑分两大类:一种是纪念,一种是居住。可能从纪念上讲更代表中国传统形式,比如说特点是轴线对称,比如说还有一些院落组合。   纪念建筑有点泛泛,算公共建筑吧!公共建筑还是比较复杂的,从建筑的形式和规模上都是比较复杂的。建筑特点我刚刚说了一下庭院式建筑,另外还有一些建筑结构是砖木结构,还有很高的艺术附加值,比如有一些彩绘、砖雕、木雕融入到建筑形式中去,还有一些文化理念,我觉得都可以纳入中式建筑。   至于说为什么进来这么多流派,什么欧陆风情、西班牙风情、欧美风情在我们这里盛行也可以理解,就像人们吃饭一样,吃一种口味可能不过瘾,现在改革开放了,新鲜的事物涌进来了,全球化、一体化的概念也进来了,本身建筑形式的交流还是从生活方式、艺术形态的交流。另外中国的传统建筑在西方也非常受关注,大家不要认为咱们现在没有传统的中式建筑了,就好像不在民间流传了,就觉得没有生存空间了,不是这样的。   最近我们在封龙山做了一个区域性的规划,我们在那儿搞了一个旅游项目,山体的建筑比较纯粹,这是我对排名前列个问题的理解,不知道我这种说法对不对。   【主持人】我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是不是中式建筑在最近几年没有欧陆风情什么的流行,是不是跟它的砖木结构之类的有关系?   【刘东】跟现代人生活的阶段,比如斗拱,当时是中国建筑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建筑符号、建筑构件,这个就为了加大跨度空间,现在已经没有作用了,因为钢筋混凝土做得非常好,再做斗拱,现在已经是概念性、符号性的东西了,精神上的作用大于形式上的作用。   【范素妍】我们这边汉府是纯粹的中式建筑,设计院这边讲的是我们中式传统的建筑以院落为核心,走的是“房子包院子”的模式,而我们现在做的中式建筑是返过来的,是“院子包房子”。房与房之间必须要通过露天的庭院,对于习惯了精装修、恒温这样的现代人的生活很不便,所以现在真正的中式建筑是“院子包房子”。我理解的中式建筑的特点就是高墙、深院、青砖、灰房、高梁等等这些外观;从景观上就是水榭、庭台、小桥、池水取静等等景观符号。说到建筑的流传,外边舶来的欧陆风情、西班牙风情等等,其实我认为看整个的建筑发展,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方都会经历一个先从本土的建筑开始,然后慢慢的发展现代建筑,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找到自己本土文化的文化标识,然后最后形成,这是建筑的发展规律,我是这么认为的。   【郝卫东】中式建筑现在是一个很时尚的概念了,怎么来定义?刚才刘总也谈到了,这是一个很泛的问题,如果非得给定义,个人的定义主要是认为凡是具有中国文化或者中国精神的建筑都可以叫中式建筑,不是从一个形式来定义,而是从它的一种文化层面来定义。   就像前一段时间流行的韩式服装,你看到韩式服装和传统的韩饰、韩服是不一样的,但是也叫韩式服装,各个商家也是销售,也是有商家在制作,就是你单单的能感觉到韩版的味道,肩带、束腰等等,所以变成了一种理想型的。我们更愿意定义为一个带有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的一个体现,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为什么我们今天开始说中式建筑变成时髦?大家开始争相去想做,无论开发商也好、消费群体也好,应该说跟21世纪有关系。上世纪美国人就预言21世纪一定是全球化精神的到来,经过上世纪的战争、物欲横流、利益的分配、资源的分配,现在进入一个相对平衡的时代,人们又开始追求精神。   这两年大家看到很多寺庙又开始火起来,这本身是一个精神。然后跟国力也有关系,只要当一个民族敢于正视自己民族的缺点,那么这个民族才有希望。中国人的精神在提升,有一次我去澳门,碰到一个修鞋的老爷子,说得很激动,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中国现在壮大了,过去我们中国人是受罪的状态,感觉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自豪,所以在海外的那种感觉确实很明显、感觉很振奋。   中式建筑的由来跟国家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这个是不可能大家在这个时候去谈中式建筑的。再一个跟文化有关联,由于现在是多少年的文化断层,一直在断,尤其是经过了文革等等,已经把中国的文化断的差不多了。韩国人、日本人说东方文化的保有者是他们,而不是中国人,这时候中国人开始觉悟,逼着你回到老祖宗那里,所以这些年大家不约而同的,从前些年开始就有人在探讨,大量的在做。我觉得中式建筑的提出对民族来说,是关系到民族自尊或者民族高度的体现。   至于哪些类的叫中式建筑?我们从古代的祠堂甚至从的皇宫等等可以看出来,现代的都市或者中国建筑在现代的状态,是来探讨这样的东西。这个时候的中式建筑有两种方向,一个是像北京前几年做的那些,叫“观塘”等等这一系列的,不管居住方式是现代的还是什么,都是用了很传统的符号来做,没有人去否定它不是中式建筑,确实它也是。还有像万科做的一些,猛一看感觉也挺中式,因为用了一些黑色的线条、灰色的墙面,用了大量的琉白、小桥流水形成的这种氛围,全部的手法都是现代的手法,没有一个是传统的,只有个别的墙面灰砖是,但是你感觉就是带有一种中国的韵味。   实际上有大量的建筑师在实践着中式建筑,大家的手段不一样,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我们更倾向于做什么样的中式建筑呢?是刚才我一开始讲的,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东西,精神的东西从哪来呢?要从你的空间来,刚才范总讲了,实际上是建筑围合院落,现在搞开发不可能给你那么大的院落,这又返过来了,涉及到一个转型的问题,这种空间的气质或者说空间精神,这是目前中式建筑里不管怎么做都离不开的做法。比如说庭院,过去是建筑包围庭院,内向型的庭院和外向型的庭院在区分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上是有差别的,中国往往是强调内向,我们的庭院未必现在一定是个开放型的庭院,可能会变成一个封闭庭院,甚至里面可以做一些自己做的小桥流水等等,这一定也是中式的状态。   我们最近在做一个项目,现在网上很多人已经开始关注了,就是河北师范大学的新校园,去年我们中标,现在我们刚刚做到方案的确定,有人确实从里面发现了,我们做了大量的内向型院子,把校园的不同功能有外向、有内向,把院落和院落之间的对话穿插,有婉转和直线型的。建筑的材料我们在“春江花月”里做过实践,阳台做的是黑、白、灰的色系,这次我们使用了一些灰砖,还有一部分琉白(音),在用画画的手段来实现,我们在探讨中式建筑更希望也作为可以涵盖在中式建筑的定义里面,我相信这个校园在未来,跟其他的校园相比会有一些特色。   【韩迪】刚才说的都是从具体的建筑层面的,我从一个传统文化的习惯上来讲,首先我特别同意郝总的观点,我们现在所谓叫中式,总觉得是一个新中式的概念,符合我们现在与时俱进的原则,这是肯定的,任何时代都会有变化,包括我们现在讲的中式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我觉得最早的山顶洞人那会儿也算是中式。所以我就讲文化差异会形成建筑本身的不一样,从整个东方理解上来讲,东方人相对来说是比较“较自己劲”的民族,凡事都要问自己,这样的一种民族习惯,为人处事的所有方面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内敛,包括儒家思想、孔子、庄子等等,都是从这样的层面去发掘。中国人的心态上来讲,有很多的东西是来源于自然的回归,有很多东西是源自于自然,然后有所提炼,所以建筑里很多东西不是直接改变资源,可能跟西方的建筑理念是有差异,比如是随着地形、风水的状态,其实风水在这里不光是一个所谓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样的一个客观条件,守着山怎么样、守树怎么样、守着水怎么样?对吧。   我为什么讲建筑形式跟地域有关系呢?东方整个内敛的气质导致所有的民居、公共建筑等等都有一定的私密性要求,包括皇宫本身就是一个围合的建筑,里面有很多的层层叠叠的套院,实际上这跟民居是一样的,一个套一个的,这里突出保持了很好的私密性。但是我们讲舒适度针对于今天的状态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包括我们看故宫里皇上的寝宫,照明条件、空间等等都是,床上还有帷幔,本身就是一个传统思想的问题,还有男尊女卑等等,我们始终感觉还是在隐藏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不太愿意让人知道。范总刚才说的院落为什么形成这样一个状态?我好看,我是自己围起院来在自己看,我的所有的饮食、起居不需要公开化,我希望都是我自己的,谁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家里做什么,包括我们看苏州园林和民居都是这样的,有严格等级的划分,包括我们看园林里专门有通道是给仆人走的,你们只能顺着墙边走,厨房也在后面,专门有一个通道,不会登堂入室的把饭送来。   西方整体的观念还是比较开放,我们看建筑模式也是,一个是比较高大,所有的包括园林基本上是开放的,当然中间也存在对称、中轴式的形态,基本上属于放眼望去、一览无余的状态,跟人文的关系还是有一定的基础。   我在石家庄做了十年的房地产,基本上能看到石家庄的发展状态,最早实际上像卓达就是比较早先在开创房地产市场,最早卓达的形态基本上还是延续了计划经济,包括规划也没有特别讲究,只是一个大规模上,但是在产品这个层面上最早是没有太多匠心的。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我们开始看,最早香港、广州那边的一些建筑思想,排名前列时间进入房地产的领域,最早为什么出现欧陆风?都是从香港、台湾那边过来的,那边也是有这个问题(像刘总说的吃久了一个饭),突然觉得这样的建筑形态可能更适用于居住,强调了一个空间的通透性、采光、尺度等等,人们突然间觉得原来房子是可以有更舒适的状态,在这样的一个思想下,西方的很多建筑理念开始进来,但是核心我们讲还是舒适度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在这种工业化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下,我们讲有很多标志性的东西在高层、多层里面不太容易做,过去我们看的欧陆风也是有一些柱头等等,有一点点建筑元素,但是只是壳是这样的,芯还是原来的样子。后来加上房地产的兴旺发达,包括我们这种公司也在做这样的工作,引进了很多新鲜的概念,包括我们一直在做“地中海风情”、“德式风情”等等,需要用概念去一个产品的更新。在某种程度我们讲这是营销环节的问题,未必是建筑本身有一个质的变化或者一个划时代的意义,不存在这样的东西。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新中式首先和卓达的思想一致,首先是有精神在,舒适度、实用度一定要符合现在的状态。我们知道原来的厕所,纯中式的厕所是什么样的?肯定不是这样的,冲水马桶就不应该用,就不应该贴瓷砖,但是我们现在做的毕竟已经不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东西了。在这里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理做呢?作为炎黄子孙也好,或者东方文化的延续者、传承者也好,还是看看原来骨子里中国人的东西在哪儿。比如我们的好客、热情,我们对于祖先的尊敬,对于文化的依赖,其实这些东西是建筑文化里逐渐要延展出来的。包括刚才郝总说的院落和院落之间的对话,打开了一层关系,原来是一个单独的院,你自己单独在里面,我在不破坏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用两个、三个院落的关联,从精神层面上又有一个扩展,这些符号的选择实际上未必是什么具体的东西。比如说这个瓦片是一个,包括一些比较自然的原材料,比如石材、竹木,这些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材料的选择,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能有更好的东西替代,这都是可以颠覆的。保留一部分作为试验田、符号或者是点睛的东西,我觉得可能就是这样的东西。   就像给东方金地做了一个上山间项目,表面很温和,但骨子里是很跋扈的,这很典型的像姜子牙,我天天在这儿钓,我钓是不求你的,你见着我的时候得求我,这有点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在。   我们中国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对于西方的这些文化,排名前列我们是能够包容的;第二我们能够吸收这些东西的精华,融入到我们的建筑元素,这就叫做新中式的产品。   【刘一丰】刚才听了大家对中式的理解,我很赞同。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我们现在谈的新中式,我们现在没有去谈原来传统的,我们现在只不过用了一些传统的建筑符号,应用现代的手法的方式。后面这个问题提的中式建筑一直没有成为大众关注的,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中式建筑现在应该成为一个潮流、一个时尚,现在是比较热的。   我们最早做的中式产品,最早北京万科的西山庭院等等,南昌有一个项目,广州现在比较热的是云山诗意(音),还有芙蓉小镇等很多的项目,石家庄走在比较前面的是西山庭院,卓达也是走在前面的,我们现在是跟着潮流做开发的,这跟文化的传承有关系。   我们房地产的开发是从七八十年代开始,那个时候正是开放的时候,舶来品都蛮新鲜的,比如这个菜吃久了换一个口味,吃点新鲜的,建筑为了思考,大家都在思考,现在很多中国建筑的理念,特别是今年因为奥运会,大家都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很多人在思考我们建筑应该怎么走?所以现在有这样一个新中式的概念。   实际上“新中式”是目前的一个潮流,刚才两位建筑专家和韩总这边关于中式的特点说得非常好。 【主持人】“新中式”大家也说了很多,我想如果在我们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客户对中式建筑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杨君】其实我今天参加这个论坛挺特殊的,抱着跟大家学习的态度,因为在座的有资深专家和设计师,包括运营过中式建筑的专家。我们开发的项目大家也听说过是江南新城,听这个名字应该是挺中式的,但实际上去过的人都知道,我们属于偏欧式现代一点的建筑,我们有一个宣传的特色叫“东情七月”,有时候对中式建筑的解释有这么一种说法,叫做园林建筑。刚才好多专家都提到了,有一个庭院的设计,庭院围合房子,以庭院为中心去布局,所以园林在中式建筑中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有一种精神文化层面。刚才也听了各位专家在提,关于中式元素的讲解是比较细致的,也是学了不少的东西,我现在更多的说一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建筑会选择西式的房屋建筑风格,而园林会选择中式的。   其实作为西式和中式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中式是比较内敛、含蓄的,而西式讲究的是直白和张扬,谈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功能、实用的角度,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更希望是一种通透、视野比较好同时生活化的一种园林,这是从功能角度说。西方的建筑满足这个需求,中式建筑稍微弱一些,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我觉得中式园林是有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里面,这是骨子里的东西,这点是不能回避的。从新的角度讲,为什么现在西式建筑容易被人接受?也是因为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多少有一点崇洋媚外的心理,尤其是一些有钱人,他们认为外国的东西就是好的,是在以国际的视野去看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西式建筑现在风靡中国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更多的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东西,这有点像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和精神追求是两种,当人们对于这种物质的追求达到满足的时候,就是咱们说的生活比较富裕、舒适度比较高的时候,就会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向往,而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一种山水、一种适宜、一种神韵和一种意境,包括儒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清静,讲究天人合一的意境。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现在喜欢去大山里休闲渡假的原因,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式建筑,包括大家提到的新中式必然会成为一种潮流,我个人也比较喜欢。   【主持人】实际营销的过程中,新中式也好,中式也罢,其实更多是有文化渊源的一些东西,符号、结构等等,我们的客户、真正的购买者在参观产品决定购买的时候,这种中式因素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对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刘一丰】我们公园这个项目,前几天举办了一个产品说明会,从到场人数来讲确实很出乎我的意料,现场爆满(在世贸五楼多功能厅),老百姓是非常喜欢的,在现场也跟一些客户在聊,他排名前列个问题问我“什么叫新中式?”我们是徽派的,我们会做马头墙等等,不是像别墅的那种,就是两三层体现的比较充分一点,都是二三十层的高层,怎么去体现呢?排名前列个问题很直接的,实际上我们是用现代的手法,引入了一些建筑的符号,整体的色调灰白,看起来就很清新、淡雅,韵味在里面,主要是从几个符号来体现的。但是很多这种项目更多的体现是在园林里面,中式园林又不能做成江南的园林,也是用这种现代的手法,我们做的徽派的建筑,里面有一些潍坊还有文化的东西,八角亭等等这些东西,我们其实做的也有现代的,包括木栈道、桥上面的栏杆用的是玻璃,这是与现代的结合。他们觉得蛮新鲜的,他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们的入口的命名分层次,有一个这样的层次过渡,把这种感觉做出来的,把神韵做出来的,很多人说这是我想要的。   另外老百姓很关注中国人自己的东西,特别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精神的需求还是有的,我看石家庄这一部分群体还是比较大,跟他们交流完以后,“新中式”,蛮好的!因为我们可能前面走的不多,现在开始在兴起,我觉得毕竟文化的传承跟内心里面的精神需求还是认为说中式的东西比较适合自己。   【范素妍】刚才公园的老总讲的是中式外观的高层,我还是说卓达太阳城的汉府,本身面积就比较大。高宅大院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我记得有一个阿姨当时说“从小学、初中,这就是一个都在想的东西,能不能实现呢?”然后说到了我们太阳城这边两种产品,一个是基本上已经售謦的,汉府跟它是完全不同的,阿姨就说院落私秘,也就是说到刚才江南新城的老总也提到的,从心理要素的一个需求,从外观的一些符号,然后从院落对私密性的保护,中国人传统的思维要求中式别墅、中式建筑跟西方的别墅、西方的建筑不同的是它不是完全开放的,不是完全没有界限的,也就是说要求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主持人】虽然咱们的产品都略微有一些差别,但是也都进入到销售层面了,咱们的业主对产品中式符号、中式元素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刘东】实际上客户群对中式的元素、中式建筑的接受度是有的,因为骨子你流传着的是一个中国文化,实际上我看到咱们第二个问题大家已经谈到了,怎么去提炼中式建筑的灵魂?中式建筑的灵魂是什么?我觉得可能要融入到这个话题里来。   中式建筑的灵魂,我认为得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方面是文化方面。为什么说文化方面呢?因为从建筑形式上来说,中式建筑确实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从表现形式上来讲,中式建筑讲究的有这么几个,有这么一个等级,有什么东西?民间又有什么东西?皇宫贵族有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它们都有一个严格的等级。比如从选址来讲有《风水学》,你怎么去选择居住地呢?另外建筑形式,中国人讲究内敛。过去有几个谚语说“远亲不如近邻”,你得选个好邻居,这都是中国的文化,所以我觉得中国建筑深层的灵魂不是简单的表现在木结构上,这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是美学方面的问题。这是有深层次的东西,讲究韵律、讲究节奏,欲扬先抑,讲究进身、跨度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中国传统美学里的深层次,比如必须有园林相配,这是高水准的中式建筑,这都是深层次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想要追求的深层次的中式建筑。   我们这次做的“西山庭院”,在选址的时候就选择了石家庄市上风上水,有山水资源的西区,把《风水学》融入在里面了,我们在选择建筑形式的时候把地区密度作为一个切入点,因为中式建筑讲究一个比较强的归属感。刚才范总也讲了,中国的院落在当今这个阶段不可能把每家做一个院子都封闭起来,像过去的四合院一样,其实北方建筑的四合院代表中式建筑一个典型的特征,发展了几千年,通常人们讲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标准的四合院的占地,你们可以查一查资料就知道了。   我们讲究以院落为核心,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形式上必须得有中国的大屋顶、中国的飞檐等等,不一定!中国的建筑色彩很重要。不张扬,必须和谐,色彩非常和谐,比较稳,这是中国人的审美观点。   所以说我们选择低密度,纯围合,不是自家的围合,是几十户人家围合成一个完整的院落,这个院落怎么完整呢?我们的同行郝总可能这次做规划的时候做了这么一个尝试,我们是民居建筑,实际上在做建筑形式来表达完整的合院是有难度的,这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我们围合,一是我们选择西山这个场地之后有一个简单的排布,本身院落和道路之间有一个关系,现在建筑有一些新的功能空间,比如说新的房间,我们用这些房间来作为围合空间,比如说我们在做一个院落的时候,除了小区的门禁之外,每一个院落都有门禁系统,就是给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归属感。你这个小区的人不见得都能够进到你这个庭院里去,庭院外面有一些外来人员,比如说送报纸的、打扫卫生的等等都在庭院外面进行,都封闭到庭院以外,庭院内部基本上就是庭院内的人生活方式。   刚才也讲了中国人的生活有园林和文化方面的东西,比如说院子里头有一些植物,这个也是中国人比较讲究的事情。我们过去讲究配备什么样的植物?,前种桑、后种什么都非常讲究,这是我们在选址规划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宋敏】我请教一个问题,刚才大家都提到了,中式建筑本身的基调是比较浓重、收敛的,而且有一些文化内涵,会不会更符合一些中老年人的需求,会不会有一些排斥?   【刘东】刚才我讲中式建筑是一个系列的东西,不光是建筑本身,真正的中式建筑刚才我讲的选址、园林,包括内部的陈设都是中式的,字画、匾额等等都是中式的。现在年轻人可以做一个调查,谁不是中式家具?很少有不喜欢的,中式有中式的市场,实际我觉得这是系列的东西,不是从单独的色彩上说,和现代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和现在的新技术和材料结合起来来说。现在新中式色彩相对明快、清新、淡雅,不是像纪念性建筑森严那种形态,不是那种关系。   【刘一丰】不是传统建筑的复古,现在是中式建筑的复兴,用现代手法传承一些传统的中式,同时考虑到舒适型,如果说要把苏州园林搬过来,没法住,因为是现代人去住,所以是用现代的手法传承了一些中式建筑理念,同时充分考虑舒适性,是这样来传承的。   【主持人】是不是感觉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不是那么深?   【宋敏】中老年人的文化底蕴可能对这些东西就是偏好,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更喜欢这种西方的,会不会整个把客户群分开了?   【韩迪】我觉得从两个角度来看,排名前列就是现在年轻人再受西方教育,再受外来思潮包括物质等等其他方面的刺激,骨子里来讲还是中国人,中国人的血脉是不会变的,既然是在这个国度里,他的行为做事包括道德规范,从小耳濡目染的灌输到脑子里。我比较赞同卓达的做法,卓达太阳城是一个养老社区的概念,我们合作过所以我比较清楚杨总的思想,中国是一个比较注重家庭结构的,尤其像现在这种经过计划生育政策等等,人口上面有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说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疏离感越来越强,而是依赖感越来越强,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方面有一些缺失,好像就是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过去那种大家庭的状态。   从现在居住人群的选择方向来说,实际上在我们平时遇到的有很大成份,父母是有建议权的,甚至包括资金的资助,我就讲是占有一定的份额,你父母会引导你的居住方向。还有一部分就是针对这些年轻人,我们刚才讲新中式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屏蔽了功能上的一些问题,包括一些使用方面的便利性等等,包括周边配套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可能更注重选择在某个区位去选择,这跟他的生活习惯和认知是有关系的,对于产品的样式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不管这是欧式的社区还是中式社区,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是否在这儿选择,价位决定了,三室两厅中式和欧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宋敏】产品竞争还不够激烈,如果产品很多的话呢?   【韩迪】所以我们现在差异化在哪做呢?所谓就是文化层面的竞争,或者所谓归属感的竞争,这部分东西我觉得特别年轻的这些人群,我们前面也做过小户型的社区,是能满足阶段型的。但是房地产是一个不动产投资,不是说20岁在这儿住,30岁就不在这儿住了,所以左右它的因素会很多,从这一部分来讲不是冲动性购买的,也会听老人、父母、朋友的建议,包括自己去感受。我相信从中式住宅上没有这个弊病,包括我们现在设计师的匠心。   【主持人】不会排斥它,但是选择的时候可能还是一些其他的因素在左右。   【韩迪】我有一点不太懂,红木家具这个问题,因为我前一段还真是了解了一下,我喜欢是喜欢,但是消费不起,这个东西价值很高,包括中青年的家庭来说,要弄一套红木家具真的是比房子还要贵。我听说海南黄花梨的一个大柜是上百万的东西,我们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消费这个东西。比如说中国画的装裱方式也有变化,过去都是卷轴,现在都装框,有一个保存的问题,卷轴挂的时间长了会卷,而且多多少少有点不太符合现代家居,咱们现在的家庭都是比较简洁的风格,挂一个那个东西(卷轴)确实是不太搭调。实际上装框这件事就是我们做的改良,保持了原有的观赏感,又加强了跟现代的呼应,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中国人家庭也好或者是合院,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的交流空间,这一部分在保证你家庭的私密性前提下,还是要有和人打交道的东西,可能这几十户离得很近的人,包括我们过去讲左邻右里,比较近的这几家可能关系比较好,稍微远点的就稍微差一点。现在的社区一弄就是几千户人,不可能说几千户人完全能够交融在一起,我们就重新划分一下,这几户可能可以在一起做一个小群落,跟郝总那个思想比较一致,没必要每天几千人开大会,这必然会改变原来住宅的一些规划设计的现象。   原来我们看到很多是有一个中心广场,按西方的规划是一个非常大的中心广场,希望人们都在这儿,剩下的面积都压缩在楼座上,现在我们分拆了,可以有若干小的广场,未必是一个大的广场。因为它的利用率不高,而且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说买这个广场周围的就赚了,这也是中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渗入进去,谁都愿意看见景,我都希望我家里窗户打开就是公园,但是公园是需要有投入的,是需要有面积在那儿摆着的,这也是中式建筑越来越受人欢迎的一个特点,有它的均衡性。   【刘一丰】不用担心青少年或者说年轻群体不喜欢中式或者新中式,有一些层面的东西,其中一个就是内在文化的需求,中国深层次伦理的观念跟审美的要求,骨子里渗透的,几千年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他只是没有激发和唤醒而已。   【宋敏】按照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刚一毕业的时候喜欢西方的东西,现在30岁左右了就觉得中式的东西是那么好。   【韩迪】有一个过程,我十几岁的时候还特叛逆呢!   【刘东】这是一个社会现象。   【刘一丰】我们南方很早的时候做罗马的什么那些东西,卖得很贵,我们说这些东西为什么这么贵?因为那个时候的精神状态,刚开始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比较厉害,感觉这跟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有关联,我去留学、出国,我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现在都回来了。因为我们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在逐渐提升,可能跟我们教育也有关系,因为我们跟台湾的一些单位有合作,他们讲确实是国内的教育是有危险的,对传统的东西不是非常重视。台湾的教育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现在好多东西有的大学生去我们那儿面试的时候,他对中国古典的文化其实了解不多。   【主持人】中国建筑不是作为一个国力的建筑形式存在,是跟中国的诗、画等所有的东西是一脉相承的,无论说文化怎么样多元化,我们自己的东西每一代人其实都在不断的受着它的影响。但是因为现在确实外来文化冲击很厉害,这种情况下文化的多元化是不是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大家选择居住形式的时候也是多元化的选择?   【韩迪】刚才我突然有一个想法,这个是我们大家一直都在做的事情,现在都在谈中式建筑,大家无疑已经承担了一个中国文化的传承工作,任何一个房地产商在做这样的建筑、推你的产品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这个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事情,虽然大家是“在商言商”,是在卖东西,但是你要讲产品的特性和产品的文化。可能我们很多年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了,一直在崇洋媚外的状态下来研究西方的很多东西,但是现在需要我们去做这样的工作的时候,我们开始树立自己的思想,包括我们对这些东西怎么认知,到底“天人合一”是怎么来运作的,这些思想我们就是一个推进。   【宋敏】对,所以以后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去赚钱。   【郝卫东】实际上刚才开始的概念就是说选择中式建筑的客户群的年龄段,如果说我们用一个中式的概念,我觉得作为老年人寻找归属感的所在,就可以强调中式建筑这个概念。   【郝卫东】我是在替客户群在思考,消费中式时尚意味着你要付出代价,肯定会在市场里有这样的意识在,代价在哪儿呢?就是需要你多花钱,越年轻的人越不可能消费得起,很多年轻人会觉得它会贵。你要带你的高端,下面说出另外一句话了,因为我有文化品位,逻辑上是这样的前提,怎么办?确实有很多人也想,可能有一天偶然的机会他去看看,让他又非常的意外欢喜。所以如果说要想针对到更年轻的客户群,辐射面大一些的话,新中式的概念是什么呢?我是现代的,我是中国的,对的客户群可以是从年轻人到老年人,可能这个定位一出去,你的受众排名前列反应就不一样了,真是这样。   我讲一个例子,我们家祖上是挺有钱的,当时可以叫“大宅门”,我们老爷子小时候还享受过一点,去年我给老爷子买了一套房子,那个房子是北欧风格的(在邢台)。然后老爷子跟我提了一个想法说“你看,我今年60多岁了,什么时候你能挣钱给我弄一个大院子,那样我就高兴了。”所以他说的话就是一个近现代的、中式建筑的在他脑子里的印象,可是我妹她们说弄一个大院子给我们安排到西院什么、东院不舒服,回到现在,我们要这个房子,兄弟姐妹一人一间房,过年大家可以聚到一起。这反映了年轻人的文化观或者说生活观。我们家当时按长幼来说,大爷爷一定是在主院,是长幼有序的,就像大家看《乔家大院》里面的那样。   所以像这种中式文化,当被消费者消费的时候,我们把中式变成了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强调有别于北欧、有别于现代感的建筑,而是一个大众群需消费、均可消费。比如一个中式建筑,可能告诉你要多花50万,你肯定不会去了,可能有一些人就是有钱的人,但是生活品位不是很高的人,就是有钱就可以到那里去,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打造多样化,要让一些年轻人进来,对一些有品位的年轻人要享受阳台的院落,买不起200平米的大房子,我可以住一个60、70平方米的。   【韩迪】我们实际上现在说排名前列都是从房地产开发商这个层面来思考,大家现在比如说有人做高层这种非常大的社区,还有的人做别墅,还是相对来说小门小院的状态。我们就拿四合院作为一个标志,四合院这样一个产品,肯定不是一个大众消费的状态,这样可以通过化整为零,增加客户群的层面,包括我们现在做的这个项目也不是针对一类型的人消费。   【郝卫东】所以你一提那个概念的时候就告诉我们这个针对一批人,少量的人,别人连问都不问。   【韩迪】我们当时一个营销的核心就是圈层营销,就是划出圈来,包括江南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窄的。   【刘一丰】现在中式的一讲出去就是非常超高档的这种,因为是别墅这种形式居多,这种层面就非常窄,实际上中式的东西,现在开始往小高层、高层也做中式,中式的符号和园林,也往这边演变。这样可提供散买了,这种价值确实是一般的人消费不了的,中式这个东西开始散开来。   【韩迪】其实还是有不同的,我们讲究中式不能说高层的人就是中式问题,中式文化是大众的,有官窑的东西也有民窑的东西,是这样的概念。   【郝卫东】这个就变得神勇了,一说中式的时候,消费者的心态就感觉会变得高端的概念,然后打文化牌、多挣钱的概念,这是针对消费者和开发商来提的。   【韩迪】这个其实跟案名、推广还是有关系的。   【郝卫东】还有文化,没文化的人在哪儿呢?发现大量有文化的人买不起房了。   【主持人】欧式也会有这个问题,郝总批评的是一种现象。 【刘树伟】单纯这么理解中式就有点恶搞,我觉得建筑存在的形式真的可以多元化的,我觉得建筑的形态是多样化的,中式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我觉得首先要理解内涵。中国文化当中提倡是一种传统的、和谐的,包括院落、对称等等这些,未必就是高端的,中式住宅端的形式可能就是故宫,其他的就是民居。   【主持人】现在就是四合院放到城市里也买不起。   【刘树伟】别说四合院,就是这样的房子多少人能买得起?价格问题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了,但是我们现在如果就是说来谈建筑文化和现代人居的概念,我们就可以撇开价格的层面,只谈建筑。首先还是要赋予它中国人文的东西,就是和谐,在中式住宅当中我前些日子听了一个说法特有启发,香港的一个人讲风水,他对于风水的讲究更高,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是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用建筑来体现。我们看欧洲建筑可能更多的是石头类起来的,承载的是历史,所以我觉得这跟高端、跟价格高低是没有关联的,我觉得如果大家都在提这个东西,单纯如果从建筑的形式来说,和欧式没什么区别。   【郝卫东】说实话,这个是为用中式建筑的地产开发、吸引客户群的概念。   【刘树伟】这个就和今天的话题无关。   【郝卫东】我倒觉得这个话题可以增加一个段子,既然我们这个杂志面对的大量就是房地产,告诉大家一个概念,首先中式文化不是说富人消费的,开始要推广这样一个概念,目标是普及,让中国人住上中国人的建筑,中国人文化和精神灵魂。   【刘树伟】我觉得现在又在强调中式建筑有点可笑,从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就把中式东西当做很久远的东西?很可笑,包括郝总设计不同的小区,体现的院落和一些布局性的东西,实际上还是深深打着中式的脉络,没必要非得用一个特别标准的符号来表明,戴一个礼帽就是中国人了?   【郝卫东】我再讲一个观点,大家现在都在探讨中式建筑,实际上中式建筑对中国的文化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包括设计师我们也是一样,核心的问题我想讲的是中式建筑的探讨刚刚开始,中式建筑的创作也刚刚开始,如何探讨适合中国人居住的建筑,如何探讨中式建筑?真正赋予它民族化的精神,赋予它文化的延续,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不是我们拿出几个中式建筑就认为我们已经站到山头上了、我们现在已经在国际博览会上了,我们的中式建筑精神就很棒了?差得多了!我希望媒体也要把这种概念传播出去,这些人要再思考,不是说这些人已经做得了,他们还在为这个不懈努力着,这样我们受众会更热切的盼望着中式建筑。   【刘树伟】应该请郝总这样有思想的设计师去设计中式建筑。   【主持人】生活也是不断的在发展,所以中式建筑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创新,不可能到此为止,它有一个高山。   【杨君】其实刚才大家都在提“对中式建筑的形式”,大家有点争议,但是我认为中国文化和园林建筑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世界也是认可的。所以从今以后,在开发商的建筑当中可以从这两方面出发,把中式建筑的优点扩大化,把外国人和中国人划齐,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传播出去。   【刘一丰】我们都是中式建筑的传播者或者叫探索者,刚开始起步。   【郝卫东】一定告诉受众,一切刚开始起步!我们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我们还是为了推广文化。   【刘树伟】不是说叫外国人也来中国考托福,听力就考周杰伦的歌。   【郝卫东】阳台上晾的衣服一定是汉服的,长衫、大褂,别的一概不行。   【刘树伟】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过程,改革开放之后逐渐的西化,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包括我们现在的经济体系都在向那方面靠拢,我们跟着就被西化的很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式是一种回归。比如什么欧陆风格等等,中式风格显得十分稀缺,凡是稀缺的东西去做卖点,价格卖得高一点也有的可说。   【主持人】我感觉最早中国传统的建筑没有很高的,除了塔那种纪念性的建筑,民居都不高,新中式的出现是跟建筑形式接近的建筑开始的。   【刘东】中式建筑过去咱们讲了,有精髓和内涵,实际上针对这些东西,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个人的理解不同,推向市场的产品就不一样,因此做到形神兼备这个很重要,因此排名前列批推出的比较高端的中式建筑。   中式建筑和西式建筑的融合,我想谈一谈建筑的地域性,实际上咱们讨论中式建筑是一个大概念,我想细化一下,讨论中国的民居建筑。   中国幅员辽阔,建筑形式非常繁杂,比如国外的分,其实中国的也分,园林形式讲了也要分的,园林形式大概分为南北两派,但是建筑形式不是两派了。实际上中国的民居建筑也分若干种,比如北京为代表的是一种的院落,还有四合院的院落发展了有两千年的历史,形成了自己一套规范性的东西。   实际上还有一类的东西,刚才说的徽派建筑也有地域性,徽州有水也有一部分山,有山有水,这个风水挺好的,跟江南也有区别。徽派建筑的特点马头墙、月亮门,色调就是白墙灰瓦,这种色彩是非常明快的。现场感觉跟咱们讲是不一样的,这是一派民居的建筑。   江南苏杭一代的民居也有它的特点,咱们认识当中大概就是这么几类,实际上在苏杭一代,还有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比如说上海的里弄,这代表着一种地域性,小胡同那么窄,跟上海人的精明和细致非常有关联性。   【韩迪】上次我们去福建,那边的民居也特别有意思。   【刘东】比如吊脚楼,拿到我们这边来就不适合了,保暖都保证不了,中国的建筑形态非常复杂,不可能拿过来就照搬照用。还有一些比如高原地区的藏族,你说是不是中国民居?陕北的窑洞是不是民居?也是中国民居的一种,所以谈到中国民居还是跟地域贴合的很近。   【韩迪】在石家庄这个区域做纯徽派的东西,他们总是觉得白墙爱脏,中和一下吧,就变灰的了,但是你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个味不对了。   【刘一丰】这种味道要有。   【刘东】中国建筑的精髓掌握了之后,根据地域、根据自己的特色,真正的变成大师了,以后就无法了。   【刘树伟】甭管怎么讲,在中国住宅当中,尤其四合院的这种设计体现的特别强烈,中国建筑的精髓还是体现在所谓的风水学当中。   【主持人】刚才刘总说的,还有的文化,不光风水。   【刘树伟】什么都不能背离了它去造房子,不然不是家里有那事就是家里有这事,这是很怪的。   【刘一丰】风水学里面还是很科学。   【刘树伟】像西安的那种布局,就是属于背山面水,叫倒骑龙。所以你掌握了最核心的东西,形式我觉得就退而求其次,但是你非得把南方的东西搬来北方,真的不适用,比如青砖白墙配上竹子什么的那种感觉就有,在北方就做不到,而且北方确实很脏,北方为什么以青灰色为主?就是因为气候问题,每一个地方的民居特点都是根据人文条件等等造成的。   【韩迪】但是有的时候,现在科技发展了,比如面砖材料要采用的质地非常好。   【刘树伟】墙的东西面砖肯定不行。   【韩迪】我觉得石家庄看,都是表面的,最经典的是“盛典苏州”那个高层,大家过去一看就说这是中式的。它给放大了,等于是装饰画给放大了。   【刘东】实际上同样的中式建筑在不同的或者建设者手里理解不一样,反映的东西不一样,我是这种感觉,好多专业的学术界,大家都反对戴一顶帽子,总比不做强,这是我认为的。   【刘树伟】我觉得你要做的难看还不如不做。   【刘东】也是美的东西,不是丑的东西,首先框定这个东西,协调我认为就是美,不一定戴了帽子就不美,色彩搭配、比例搭配,这就是一种美。刚才我讲的中国建筑深的东西,一个是文化,另一个是美学的东西,只要符合了我觉得都可以传承。   【刘一丰】地域性确实是要考虑,因为照搬肯定不行,每个地方的气候条件、人文特点还是有差别的,有些东西神似。比如我们在规划时候,可能我最北面的楼会高一些,南边会低一点,这个就体现风水,很简单的,大概上有这么一个体现,应位。   【主持人】江南新城也是一样吧?比如什么新江南,可能在北方也有一些改变,是吧?   【杨君】如果把南方的园林搬过来肯定是不可能的,一个是植物的生长,南方很喜欢的竹子,到这边活不了。   【范素妍】得有一个建筑挡着它,挡风,旁边还要有水,这样才能活。   【杨君】太阳晒,包括北方的水质不一样,也不好存活。   【刘东】就像范总说的一样,你一定要习惯它的特性,实际上在北方种竹子并不新鲜。   竹子实际上也非常有韵味,竹子在中国建筑当中是很重要的。   【刘树伟】“梅、兰、竹、菊”这些东西在北方生长得很少。   【主持人】现在各种品种的梅,没问题。   【韩迪】梅花其实不好看,只有在冬天开春的时候就那么一会儿,但是竹子这个东西不一样,因为本身一个是速生,一个是秆儿、一个是叶儿非常有意思。   【刘一丰】造园林植被是一个方向,还有一个就是水,北方这边的水。   【韩迪】最早咱们做苹果城的水池子,两天就一层泥。   【刘树伟】没错,工人们天天在那里洗石头。   【刘东】园林什么的和水是分不开的,北方可能水缺,弄个缸放到中间就可以了,要想做南方的风韵,离开水是体现不出来的。北方的水资源非常稀缺,这是一个问题,现在中水的利用可以补充水资源的一个措施,可能还有别的措施,反正我那个区域里成了灾了,反过来了,如果你盖房子挖出两米就是水,还得做水处理,如果不做水处理就泛潮,这在当地来说是一个劣势,但是我就把它利用起来了,把水资源发掘出来了,来个小坝就出来了,是一个2米左右的地表水,岩层上面是沙砾层,沙砾层上面就有水,和地面标高正好比较接近。我们那个区域有这么一个特点,所以就发掘出来了。   【刘树伟】物业公司会承担不起的,我们物业公司根本承担不起。   【韩迪】我觉得日本人特别巧,本身资源很贫乏,贫乏了之后就想招,我还要达到那个效果,我用什么呢?所以你看园林里没有水,就变成石头子了,让你感觉是水就可以了,这个就是设计师的巧劲,明明这没水非得造一个。   【刘树伟】北方做园林,尤其是水景,冬季枯水期是什么样的?只要冬季枯水期没问题,肯定有水的时候也没问题,所以都是从这方面入手。但是说实话做水景真是浪费钱,既浪费开发商的钱,又浪费客户的钱。   【杨君】还有一个类似假水的做法,就是堆石。   【韩迪】有河的意思,但是没有水,这也是一种做法。   【主持人】:其实中式的园林更追求的是一种意境。   【刘树伟】:如果要在南方,可能岭南还是一派,广东什么的又不一样,无论多有思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北方自从明代建筑在北京之后,才成为政治和经济发达的中心,以前都是在南方,北方注重的是一种大气,是很凝重的感觉,有一种特别成熟的东西,和江南的感觉真的是两种风格。   【主持人】:真正能感动人的还是江南的和人居结合的东西。   韩迪:这还是文化差异,咱们这儿没水就特向往有水的地方,人家南方人还特向往咱这儿下雪呢。   【刘东】:我到南宁旅游,说你们这儿有山有水多好,人家说好什么啊!你们石家庄离北京多近,多好啊!   【刘树伟】:北方很多人想娶南方的女孩,很多江南女孩还想要一个北方老公呢!   【杨君】:其实不随景变,不对势,然后楼交错,派派做异样,曲径通幽。   刘东:这是中国开发商的一种悲哀,中国开发商必须得什么都懂,这就很麻烦了,现在弄的这个事情好像有点不好。   【刘树伟】:春江花月一期都是中水,根本不行,用量太少,一共是1400多户。   【韩迪】:中水里有一部分就是雨季收集的雨水,有各种收集的方式,但是用起来量就是不够。   【刘树伟】:要是全住满了,处理起来还有点可能。   【刘一丰】:处理的成本比用自来水还贵。   【主持人】:我们今天探讨中式建筑这个话题,大家探讨更多的是中式建筑回归的原因,现在我们进入最后一个话题,就是中式建筑怎么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建筑风格的要求和新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中式建筑里面怎么处理好和现代生活和谐的统一?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刘树伟】:传统的中式住宅对于房间的要求并不是很大,我觉得讲究一种和谐。我觉得还是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有的人喜欢热闹,有可能就需要一个大一点的空间,客厅需要大一点,中国人可能对于卧室等等这些东西,所以我说还是一种和谐,强调的还是一种和谐的境界,一定会遵循和谐的原则。   【刘一丰】:中式建筑跟现代人居怎么来衔接?其实就是刚才树伟讲的一些落伍的功能结构上的缺陷,在我们现代当中要剔除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追求这种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园林也是这样的,要考虑到功能性和地域的情况,不能照搬照套,这是关于人居应该以舒适性为排名前列原则。我们传承这种建筑理念,我们现代人去住的方向。   另外结合我们自己这个项目,因为我们做的是徽派建筑,但是我们是神似,不是把徽派建筑照搬过来,因为毕竟是在石家庄做项目。   【范素妍】:中式和现代人居的衔接,其实我们刚才说了好多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为什么我们说开发商也是在宣传民族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在寻找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精髓的同时,我们吸纳西式建筑的优点,创造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   我们自己现在做的汉府产品,一句话简单的说就是中式的外壳,西式的芯儿,生活空间还有流线都是西式的,刚才大家都说了传统的中国建筑不是以舒适为目的,是以秩序、立意、真正舒服的是户外的运动部分,两个的结合就是西式的生活舒适性,我们现在不能想像,中国老式的像卫生间都得从屋里出来,不可能把这个东西再沿用下来。   刚才江南的老总也说到了,我们中国的园林方面,不管是从构思精巧的苏州园林,一直到现在我们其实恢弘的园林,无不向世人展现我们古典的伟大成就,这是从园林方面来说的(或者是苏州园林或者是园林)。汉府选用的是苏州园林,包括我们的石头也是,北方的石材是一种模式,做苏州园林用的太红石,成本高,我们用的确实是纯粹的太红石。   建筑符号都是这样的,还有我们说到了中式建筑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风水性,我们在设计院做汉府主要景观的设计手法上,既是在讲风水,同时我们做的是新中式建筑,必须要做的是以人为本,自然景观非常和谐和舒适,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刘东】:刚才大家在探讨中式建筑对生活的影响,我觉得这个话题今天探讨起来确实是非常好,因为作为咱们一个省会城市,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对住宅的理念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我觉得大家在这里讨论很好。   怎么样能够把中式建筑和现代人居环境之间衔接呢?我个人认为一定要真正提炼出中式建筑的灵魂和精髓,这个挺关键的。一个项目的定位如果没有发现它的精髓,而是学到它的皮毛,这个事情有可能使你的项目或者使你的这个东西只是外在的,没有内涵的。   因此如何提炼精髓呢?这是一个关键,但是提炼出精髓来了,我们开发商定位这个东西了,怎么表现出来?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就需要专业的知识,对中国建筑有深刻理解的一些建筑师来操作这个事情。不管是省外还是省内的,一定要选择专业人士,这是具体的操作层面。定下来建筑师,有建筑规划了,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每一个实施的细节也非常重要,选料上和环境的具体植物配备都有可能对建筑本身带来一个影响,这是从整体到细节都应该注重起来。   第二是如何创新的问题,刚才其实都谈到了,中式提炼出来了,如何结合现在人居的习惯,如何创新?这也需要设计师、开发商以及全体的业主或者居民参与进来探讨的事情。现在讲市场是咱们的领导,是方向,一定要关注市场,也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韩迪】:我觉得中式建筑与现代人居之间如何衔接?实际上从整个大的潮流上来说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契机,就是环保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提法。实际上我们知道从中国传统的建筑本身来说,具备一定这样的特性,保温、保暖、跟自然的结合、园林房屋之间有机的融合等等,实际上在这里有很多特别符合现在绿色建筑、环保建筑的要求,我觉得在这样的基础上,首先还是刚才讲到的以人为本的特征,就是让人们如何在这个空间里居住的舒适,能够享受到高品质所带来的优势。   再一个就是不管现在新中式也好还是什么,利用更多新的东西,有建筑材料的东西,有包括户型设计的理念,包括建筑生产的理念一些新的东西要跟中式结合,我们觉得核心思想还是要在传统的中国思维的基点上,如何做到家庭的交融?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要保证所谓和谐的状态,这也是中国本身思想上的起源,要求很多的东西都是能够循环起来的,能够互补的状态,我觉得这是一个结合的点。   然后就是在中国现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从一个城市从建筑的角度或者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一定要有自己城市的特色,这个也是一个契机。现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在建造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就像过去我们一谈到苏州,就会想到那个建筑形态,整个建筑的模式都能够想到。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变化,实际上大家在这种融合的基础上忽略了自己一些个性的东西,这些可能也是新中式形态的契机。比如找到更适合北方特色或者石家庄本地特色的东西,包括现在针对西部开发的问题,城市西区的景观带设置,还有北部的设置,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契机,给你提供了有山有水,可能我们要寻找自己的一些特色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契机。   中国本身的建筑里面就是强调山水相依的感觉,有这样的一个契机,可以在这两个区域里有一个明显的大的变化,包括我们现在知道中国的开发商也在这一块有地块,也有想法,但是可能开发理念上还是有不同的差异,我们也希望有很多的中式建筑在这个区域里出现。江南新城那块儿,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把中式建筑发扬的更广大。刘总这边也是,通过自己的一些探索给后人提供特别好的经验,我们现在不怕做先驱者,我们希望后面的人应该是能够超过我们的,甚至我们二期的产品要超过一期的产品。   这样从长远来讲,逐渐会让人们清晰的看到什么叫新中式建筑的模式?现在我们离的是100米以外,然后我们逐渐的接近目标。因为我接触大家也是都知道大家的产品,确实大家已经在探索或者已经在结合这些东西,但是从我这个角度来讲,我希望更多的开发商一方面是在保证我们利益的前提下,真正的用心去做这件事情,建筑理念包括结合专业的人士。刚才刘总提的结合的是建筑师、景观师,但是从国外整个大的设计理念也是在讲整合的概念,包括有一些工业化的产品会整合一些诗人、艺术家、文学家、舞蹈家,因为从精神层面上这些人士可以有沟通,会给你提供一个更专业的角度,不光在房子这一个范畴里,有可能会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这样眼界会越来越开阔。   【杨君】:其实说到如何让传统中式建筑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如果结合我们的项目来讲,我们的建筑形式采用的是西式,讲究的是舒适的空间,要表现在中式传统文化建筑方面,我们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精神层面。讲究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渊源以及底蕴,包括一期的案名叫国墅,追求的是一种生活氛围的营造,讲究的是一种生活氛围,包含的园林景观在内,我们可能第二个比较重点的就是跟中式建筑相结合的就是园林建筑。有园林也有苏州园林,但更适合人们居住的可能还是江南的园林,所以我们在江南园林如何能够融入北方,跟我们的建筑相融合,也是下了一番工夫,包括一些曲径通幽的小路、亭台楼阁、山石花木、视觉对恃等从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一种江南园林的神韵,就是一种思想,更多的能够迎合现代人生活的需求。   我在想如果刚才大家提到的新中式的建筑,既能把舒适度融合,又能把传统的一些文化和世界闻名的园林融合到一起可能会更好,我们的项目刚才也提到了,首先是紧邻着正定,中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在我们项目北侧就是一个古城墙,南侧就是滹太新区的滹沱河。我们项目占地很大,后期还有陆陆续续的开发,也不排除我们以后考虑新中式的风格,希望能够给大家推一些好的产品出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尤其是刘总、韩总,刚才说的有一个观点是业内值得重视的,大的城市规划里,西山北水的城市规划,中式建筑从来都是跟山水相依存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城发投·云和赋

城发投·云和赋

21000元/㎡

桥西

查看详情
城发投·瑞凝府

城发投·瑞凝府

24500元/㎡

长安

查看详情
汀香郡

汀香郡

11400元/㎡

长安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