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万物苏醒!本周,两会开幕,大众最关切的楼市问题,如信贷政策、房地产税、楼市调控等等,都数次被提及。
在因城施策的大背景下,今年或是三四线城市突飞猛进的一年。被强力控制住的一二线城市楼市,还有机会吗?房子买对了依旧能赚钱,但究竟哪些城市的房子还能买?
政府工作报告划楼市重点
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宅地
今日,李克强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因城施策去库存。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
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
热点二线城市的南京,日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预计全市上半年经营性用地出让370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用地270公顷,不限购的六合、溧水、高淳也有多幅宅地将出让。
房地产税未列入今年立法计划
专家称别指望房地产税来降房价
人大发言人傅莹日前表示,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
同时,她表示,本届人大常委会把制定房地产税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当然这部法律涉及面比较广,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比较多的。
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原主任朱少平介绍,按照法律流程,草案形成之后要经过一系列程序,最后才能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般要审议三次,现在房地产税法草案所有的信息都没有出来,还没有征求全国的意见,说明草案内容还不成熟,今年出台是不可能的。
朱少平说:"房产税的性质是财产税不是调节税,世界各国的房产税都是财产税,是解决地方政府运行当中资金不足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调整房价的手段。房产税收0.5%~3%,但房价可能涨10%,交3%的税算什么呀。所以指望用房产税来调节房价,出发点就是错的。"
泾渭分明!调控城市又多了!
去库存下,三四线城市楼市或更火!
最近一周,相继有多个城市调控加码:
2月27日——重庆表示将通过四个方面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行为。
2月28日——北京提出将对自住型商品房的销售政策进行调整,一是只针对无房家庭进行销售,二是不允许三年内有房屋转出记录的家庭申购。
3月1日——河北保定涿州市规定,非本市户籍居民仅允许购买1套住房(含二手房)。
3月1日——海南省住建厅表示将严打捂盘惜售,开发商随意涨价超过备案价格5%以上暂停网签。
3月2日——杭州住宅限购升级,包括扩大限购范围、升级非本地户籍居民限购措施和增设本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措施等。
3月2日——同属保定市的涞水县亦出台限购政策。包括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房且首付不低于30%,本地户籍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
一方面,两会期间,多个城市调控加码,另一方面,据澎湃新闻报道,三线楼市突然火了,跟着火起来的还有房企的业绩,在三四线城市具备大量储备的碧桂园、恒大等业绩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业绩急剧膨胀的碧桂园,在前2个月,实现销售额872亿元,较此前一年的236.5亿元,同比上涨269%。镇江、扬州前两月的楼市表现力也非常突出。
(图表来自兴业证券)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四线城市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来看,今年,在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限购的情势下,广大的三四线城市预计迎来的将是房地产的大年,甚至,房企会更多聚集到这些城市去拿地。
过去十几年买房的都赚了
但未来哪些城市的房子还值得投资?
市场稳字当头,投资客依然虎视眈眈,过去十几年,你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买的房子都是对的,但是在今天,我们谁也不敢想这句话。一个城市的房子,值不值得购买,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微信公号大V牛弹琴指出可以通过以下四点来综合判断:
首先,要考虑这个城市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它的人口是流出的还是流入;
第二,这个城市过去几年的工业产值是增长还是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是怎么调整的;
第三,这个城市过去几年和未来几年,土地出售是不是理性的,库存量是多少,也要考虑;
第四,这个城市政府施政效率是高还是低,公共配套到底怎么样。
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才可以决定未来几年这个城市的房子是涨还是跌,能够买还是不能够买。今天买房子不能闭着眼睛买,要睁得非常大才可以买到好房子,好的不动产还是值得珍藏和配置的。
本周南京楼市比较低调,“金三”已开局,而本周南京仅证大大拇指广场、弘阳印象华庭、海伦堡海伦国际、中南锦城等四盘入市推出900余套房源,上市量并不高,也期待后续的供应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