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南京搜狐焦点网 > 南京新房 > 新闻中心

未来南京街道明确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优先

2017-03-04 07:18:30 来源: 搜狐焦点网

来源:交汇点·南京晨报 记者:倪敏

南京老城的街道肌理。

南京正在全面环境整治,街道承载着每位市民的日常出行和各类相关活动,是城市中最普遍存在、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空间。伴随着城市迅速成长,未来,市民房前屋后的街道会有什么变化?昨天由规划局联合东大建筑学院编制的《南京市街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公布雏形,给出今后南京城市街道的规划设计方向,明确将从“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留住城市的“基因”和烟火气。

三大理念让南京街道更人文更接地气

50后60后年少时熟悉的“慢生活”,对于如今的青少年而言,已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好。在南京街头,放眼望去,诸多街巷车辆集聚,机动车挤占骑行和步行空间,街道设施杂乱无序,缺乏整体空间设计。

在南京规划师们眼中,充满活力、注重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在街道中增加对步行、自行车和城市生活的关注,对于实现该目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导则》结合南京城市生活实际,提出了街道设计的三大理念与目标,让城市街巷更接百姓生活地气。

强调“以人为本”,明确非机动车和步行通行的优先地位。要在观念和实践中真正实现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强调“系统协调”,关注街道网络及街区用地协调,从交通单一功能诉求,向交通—用地发展复合的方向转变。

强调“空间整合”,将设计范围从红线内部拓展到红线以外的沿街空间,将关注对象从单纯路面,拓展到包括两侧界面的街道空间整体;突出街道的人文特征,对市政设施、景观环境、沿街建筑、 历史风貌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

合理设置非机动车停车空间

最近,随处可见的单车给南京市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大家关于乱停乱放的吐槽;河西等区域过宽的马路和较短的绿灯时间,使老人过马路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新一轮街道设计中,对于这些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缺憾,均有补足。

记者注意到,《导则》提出了六大街道设计目标:安全有序、活力舒适、绿色生态、地方特色、集约高效和信息智慧。

其中在“安全有序”方面,《导则》明确,要在南京进一步优化街道网络级配和交通组织方式,通过适度隔离不同交通方式、合理设置非机动车停车空间等方式,使行人、车辆各行其道、有序交汇、安全共享。

在“活力舒适”方面,《导则》进一步对慢行交通的“系统性”提出强化。明确接下来,南京将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复合利用,加强街道空间整体设计。通过优化步行与公交、轨道交通站点的空间协调等方式,提供开放、舒适、易达的空间环境,增进市民交往,提升城市公共生活体验。

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强度

“绿色生态”方面,《导则》指出,加强慢性系统和轨道交通站点、公交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的衔接。一些忽略慢行活动环境品质的节点或路径, 往往对人们通行造成了障碍。如被机动车出入口多次打断而无法连续的人行道等。同时建议,提供良好的慢行和公交出行条件,加强街道沿线绿化和地面雨水排放的引导,推广绿色材料和技术的应用。

“地方特色”方面,《导则》指出,要结合沿线功能业态特点和地段人文特点,进行街道空间设计。地面铺装、设施家具、绿植配置,均要结合周边环境特征,塑造特色。

“集约高效”中,《导则》强调要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强度,以及功能业态复合度。加强非机动车停车与地铁、公交等目的地的结合。控制街道路幅、街道红线切角距离、建筑退让红线距离、绿化分隔带宽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信息智慧”中,《导则》明确,推广交通信息和管控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公交信息、换乘系统、停车系统的智能化改造以提高智能化出行水平。南京规划局表示,目前,《南京街道设计导则》还在编制研究和不断完善之中,接下来,街道设计的总体方向是“留住城市的人文历史、商业环境、建筑风格等‘基因’,留住市井的烟火气,留住慢慢踱步、顺畅骑行的风景”。

他山之石

上海街道设计导则

街道是好多人对城市的排名前列印象,去年上海市规土局、市交通委联合发布了《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该有什么样的街道?

上海街道设计导则强化四大转变。从转变出行方式入手发展绿色交通,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增加慢行网络密度。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强调城市街道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和交通出行的多重功能属性。创造多方式平衡、安全、便捷的城市出行环境。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建发璞云

建发璞云

45480元/㎡

雨花台

查看详情
悦著九章

悦著九章

45600元/㎡

江宁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