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兰州搜狐焦点网 > 兰州新房 > 新闻中心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十三五”实现新转型

2016-12-05 08:43:22 来源: 搜狐焦点网

兰州经济开发区总规划

2016年11月28日,兰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会议对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了“创新成果倍增、经济总量翻番、综合排名提升”的任务要求,李荣灿书记在参加第九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指出开发区发展要做好“创新驱动、产业集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城融合”的功课。为落实会议精神,兰州经济区结合《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提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思路,围绕经济发展导向、主要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大任务、重点工程,引导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谋划‘十三五’、实现新转型”。

1

五大理念引领发展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兰州经济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把贯彻国家和省上部署与开发区实际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和凸显兰州经济区在新常态下践行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确保稳定增长的主导发展作用和先行先试载体地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扭住“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以创新驱动统领转型升级,以循环经济引领绿色发展,以“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开放发展,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共享发展,着力突出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优化空间配置,构建产业开发新格局;着力强化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着力先行先试,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重点突破,率先建成兰州国际港务区、兰州西部药谷产业园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着力完善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资融资体制;着力强化招商引资,创新重大项目支撑,实现在高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争先进位”的目标,把兰州经济区打造成“转型升级的核心区、科技创新的实验区、开放开发的先导区、产业聚集的中心区”,使兰州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脚地。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推进,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创新核心,加快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和平台在兰州经济区汇聚。在完善配套政策、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创新型产业、搭建创新平台、破解融资难题等方面深化改革,务求取得突破性成果,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区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把握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快增长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五个二级园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以“一区五园”差异化取位为基础,推进错位发展,推动园区內部、园区之间、园区外部统筹平衡,实现扩容增量和提质增效并重,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循环引领,绿色发展。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典范,为兰州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供样板。

“一带一路”,开放发展。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机遇,在构筑向西开放平台上先行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经贸交流;加大“引进来”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引资、引技、引智并重,把兰州经济区打造成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东西合作的承接洼地。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以普惠民生为导向,坚持把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产城融合,提高园区城市功能和社会功能承载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能力,逐步推动兰州经济区由单一产业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融合区转型;切实增加群众福祉,真正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发展认同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企业全体员工和区内全体社会成员。

2

六大工程支撑发展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兰州经济区坚持速度和质量并重,突出供给侧战略性调整,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注重补齐发展短板,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全市和省内高级、省级开发区的平均水平,各项经济技术和资源环境指标均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在高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争先进位”的目标,每年提升一位,“十三五”期间共提升五位。

依据兰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和批准的《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兰州经济区发展目标,兰州经济区“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20年达到430亿元以上。

为了确保“十三五”发展目标顺利完成,着力实施科技创新、产业提升、绿色循环、人才发展、基础设施及生态文明等六大支撑工程。

科技创新工程。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高企业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对接,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创新网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地位,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合作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规划建设运营好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完善创业培育服务,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园区的承载能力和功能进行优化、统筹布局,着力发展总部经济、航空航天、有色冶金、现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环保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绿色循环工程。加强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能,打造循环经济先进模式,促进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断降低,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打造循环经济先进模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形成园区循环发展的良好局面。

人才发展工程。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排名前列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研发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种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完善工资、医疗待遇、职称评定、养老保障等激励政策,鼓励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工程。拓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加快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支撑园区创新发展,更好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生态文明工程。围绕国土空间开发有度有序利用,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结构更加优化,资源利用更加绿色高效,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

3

“一区五园”错位发展

“十三五”期间,根据省、市政府对兰州经济区发展的的总体部署,以“西进北扩”战略为基础,拓展发展空间,优化空间布局,重塑发展优势,实施错位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培育示范园区。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区五园”,即:机场北高新园区、安宁园区、西固园区、红古园区、皋兰园区,在国家核准面积9.5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规划面积增至165.32平方公里。围绕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兰州市四版总体规划和山水兰州、宜居兰州、活力兰州的大背景,推进产业空间拓展和产业有效填充并重、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挂勾,实施产城融合、城乡协同、一体发展,加快构建协调错位、扬长避短的差异化产业空间开发新格局。

机场北高新园区

机场北高新园区位于兰州新区,规划面积18.14平方公里,东至东绕城快速路,南至北快速路,西至经十三路西侧约600米,北至纬三十四路北侧约850米。根据国家有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结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依托我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兰州生物制药的研发优势、中成药的品牌优势,以机场北高新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为发展载体,借鉴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江苏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发展模式及经验,建设规划面积7.41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兰州西部药谷产业园,全力打造集中医药原材料采购、中药加工、产品生产、科技研发、产品出口、现代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和生产园区。以和盛堂、佛慈制药、四川禾邦、申联医药、九州通、锦东生物、新兰药等企业为主,加快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创新集群发展,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以生物医药产品生产为核心,采用节能节水新工艺、设备,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对药渣、废水、废弃包装物等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按照GMP医药厂房建设标准,分期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和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为入园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条件。到2020年,机场北高新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2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70万元/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件;企业总数到达2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安宁园区

安宁园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规划面积40.99平方公里,东至585号道路,南至北滨河路界,西至黄羊头,北以沙井驿街道焦家庄为界。加快建设兰州城市副中心,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科教文化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幸福城市建设先行区。一是建立健全现代商贸服务业体系。着力促进新型产业高端化,生产服务专业化和生活服务便利化。大力发展连锁业、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中介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促进总部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主动发展信息科技服务产业。二是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以24公里黄河风情线为主线,做大做强天斧沙宫和仁寿山两大旅游品牌,构建安宁大旅游的产品体系。整合形成黄河湿地旅游、滨河风情旅游、仁寿山民俗旅游、九州台人文旅游、大青山运动旅游、工业旅游、科普旅游、精品购物旅游八大板块。到2020年,旅游收入达到3.6亿元。三是针对传统建材、医药、装备制造、食品等行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上持续发力,以创新开辟市场需求。以融合发展为导向,通过高新技术嫁接改造等多种方式,推动装备制造、新型医药、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中车集团兰州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为契机,以产业集聚为导向,推进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企业间的协作,探索建立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强低效闲置企业厂区的利用,进行功能空间转换,腾笼换鸟,走新型发展之路。四是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加快电商平台建设,依托“甘肃电商谷”推进电商产业聚集发展,力争引进京东商城甘肃馆、保税国际、安翔电子商务等电商项目,在发展跨境电商和本地支付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生物制药、细胞培养为主导的产品体系,加速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大力引导发展构建与完善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链条,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开放水平。五是优化提升大学城教育、商业、生活配套,全面拓展大学城“创新性、社会性、教育性”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开放型的校园环境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大学城与城市的交流、大学城与市民的的交流。积极建设大学城空中连廊,将安宁19所大中专院校有机组织在一起,发挥各学校的教学互惠优势,弥补各学校功能的缺失,形成“大学区”概念,带动新的校园模式产生。到2020年,安宁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70万元/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企业总数到达900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高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个;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平台)20个。

西固园区

西固园区位于兰州市西固区,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包括兰州国际港务区园区和西固新城工业园区:兰州国际港务区规划面积67.5平方公里,东至柳泉乡岸门村,西至达川三江口,南北至黄河两岸山体;西固新城工业园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东至新城镇蝎子尾,南至新城镇颜沟门,西至新城镇青春村青石津,北至黄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兰州国际港务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时期的标志性工程,到2020年国际港务区产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功能区和重要门户,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积极构建铁陆航多式联运中心和货运中转枢纽集散中心;建立多式联运监管场所,主动协调渝新欧、汉新欧、郑新欧、蓉新欧等货运班列在兰州集结编配;做好“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正常运营工作。着力打造服务全国、面向中西亚、南亚及欧洲的高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完善兰州国际港务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港务区外围路网体系建设,推进北滨河路西延段、G309线国际港务区段、山前路等重点路段的建设;加快东川铁路货运中心建设,建设集铁铁、公铁、铁海、国际联运等多式联运平台(CFS);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陆港联检中心建设,打造保税、退税、通关、报关、检验检疫等一站式服务监管场所。三是按照以物流带流通、以流通促加工的发展模式,整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向西货运资源,依托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形成具有空铁联运、公铁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的国际综合内陆港;以建设“一山一港一通道,一水一岛一古镇”为重点,实施以达川三江口生态旅游和河口古镇建设,打造以黄河文化为底蕴的休闲商务旅游新城区,具有山水、宜居、活力的国际贸易新城区,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金码头,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活力、增添动力。到2020年,西固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年均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1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企业总数到达180家。

红古园区

红古园区位于兰州市红古区,规划面积14.19平方公里,东至平安镇镇域东界,南至湟水河,西至张家寺上沟、下沟,北至兰海高速公路。重点依托中铝兰州分公司,围绕雄泰铝业、甘棠铝业、庆丰铝业、金霸铝业、新天地铝业、兰亚铝业等企业发展铝及相关产业开发,依托20万吨铝合金圆锭生产线、15万吨铝棒加工及5万吨铝型材加工项目、10万吨铝合金扁锭加工项目、20万吨铝型材加工项目等项目大力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以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为依托,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废弃—回收—拆解—加工—深加工”模式为核心的循环型产业链条,建设废电线电缆、废家电、报废汽车、废塑料、洁净钢、废橡胶(复原胶)、废纸等分拣加工生产线,对回收的废旧物资进行挑选,对边角余料等可用材料进行加工。建立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依托、加工企业为龙头、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较大限度地提高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到2020年,红古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2.6%;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70万元/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企业总数到达55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皋兰园区

皋兰园区位于兰州市皋兰县,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东以山体为界,南至安宁区沙井驿街道,西至兰海高速公路,北至永登县树屏镇。依托连通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白银市的优越地域、交通优势,围绕仓储、货运、批发、生产服务等物流和市场类项目,加快建设九合新型工业物流园,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绿色物流发展、现代物流。加快推进兰州中凯物流园、兰州铁邦物流仓储中心、兰州久和汽配城、兰州康顺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皋兰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件;企业总数到达95家。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令牌·未来时光

令牌·未来时光

12500元/㎡

七里河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