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
为深入落实《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科学合理指导兰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布局,兰州 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5-2020年)》;为使该规划方案更加合理完善,现将该规划初步成果予以公示。如有意见和 建议,请于公示期内以电话、书面文字或者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兰州市城乡规划局规划编制处。
(注:本次公示的规划成果为规划编制阶段成果,仅作为征求意见用途,不作为任何项目的审批依据,最终规划成果由市城乡规划局汇总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批复为准,兰州市城乡规划局拥有最终解释权。)
特此公告
一、公示时间:2016年2月6日—2016年3月6日二、公示方式
1、报纸公示:在《兰州日报》上刊登公示主要内容2、张榜公示:在兰州市规划展览馆公示主要内容3、网站公示:在兰州市城乡规划局网站上公布公示内容
网址:http://www.lzgh.gov.cn三、公众参与意见收集途径
兰州市城乡规划局规划编制处(城关区通渭路127号1412室)
电子邮箱:lzscxghj@163.com
信件地址:城关区通渭路127号规划国土大厦1412室
邮政编码:730030
电话咨询及传真:0931-8482370
0931-8465988(传真)
一、规划目标
为落实《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切实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完善基础型公共服务网络,改善和提 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对兰州城市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为未来公共设施谋划、预留足够 的承载空间,控制和引导区域内的各项建设,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二、规划对象
本次规划所指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社会福利和菜市场等六大领域。
三、规划内容
1.文化设施包括群众文化类设施、博览文化类设施、艺术文化类设施、文化产业类设施等;
2.教育设施包括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
3.医疗设施包括公共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康复保健等其它类医疗卫生机构;
4.体育设施包括综合性体育场馆、专项性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公园、多功能健身场、全民健身路径(苑)等;
5.社会福利设施包括养老、儿童社会福利设施及救助设施等;
6.菜市场包括不同级别的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大中型标准化菜市场、小型标准化菜市场、社区便民菜店等菜市场等级体系。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保持一致,分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面。
1.市域:兰州市行政区范围,包括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和永登县,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范围北起铁路货运北环线,南至南绕城高速公路,东起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东部边界,西至京藏高速公路,面积为741平方公里。在此范围之内,涉及的县区有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榆中县、皋兰县的部分地区。
五、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六、设施服务人口
规划2020年兰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275万人,人口布局结构为“三心七组团”。三心:即城关中心区、安宁—七里河中心区、西固中心区;七组团:即盐场—九州组团、和平组团、金来组团、定连组团、彭家坪组团、河口南组团、沙九组团。
本次规划结合行政区划的因素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属地化管理原则,将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人口空间划分为:东部地区(和平组团、金来组 团、定连组团)人口规模39万人、城关地区(城关中心区、盐场—九州组团)人口规模99万人、七里河地区(七里河中心区、彭家坪组团)人口规模58.5万 人、安宁地区(安宁中心区、沙九组团)人口规模30.5万人、西固地区(西固中心区、河口南组团)人口规模48万人。
七、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目标
落实城市发展目标,切实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完善基础型公共服务网络,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
至2020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157.1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6.66%,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5.12平方米/人。
八、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规划形成市级中心、市级副中心、组团级中心3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1.市级中心
规划在城关、安宁和西固设置3个市级中心。
城关中心以西关十字、张掖路为核心,形成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辐射区域的综合商业中心;
安宁中心以迎门滩、马滩和崔家大滩为核心,发展文化、体育等中心职能,培育金融、中介、会展、咨询等生产性服务职能,吸引企业总部或区域性分支机构入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构筑全市的商务服务中心。
西固中心结合工业用地搬迁改造,发展文化创意中心、石化产业为主体的总部经济和民族特色产品集散中心。
2.市级副中心
规划设置3个市级副中心,包括雁滩-东岗中心、七里河中心、和平中心。
雁滩-东岗中心,雁滩发展科技研发、管理和孵化功能,东岗发展现代商业服务职能,共同构成市级综合副中心。
七里河中心,依托西客站门户优势,发展现代商务、办公、商贸等职能,优化与安宁中心的交通联系,形成市级重要门户型综合副中心。
和平中心,依托大型教育设施、文体设施和商贸物流设施,形成以现代商业、文化、教育职能为主的市级副中心。
3.组团级中心
规划设置组团级中心6个:
盐场-九州旅游休闲中心,位于盐场南侧滨河地区,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休闲度假等职能,塑造优质滨河景观。
金来综合服务中心:完善综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定连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为产业园区服务的行政管理职能和科技研发职能,完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彭家坪综合服务中心,承接老城服务职能的疏解,完善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河口南综合服务中心,发展区域物流中心,完善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沙九综合服务中心,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文化设施规划
一、体系与分类
规划形成“三级五类”的规划体系。“三级”:市级、组团级和居住区级。“五类”:图书与展览类、文化活动类、历史文化类、文化娱乐类和新闻媒体类。
二、市级文化设施
指大型文化设施集中布局,功能综合,服务范围为整个市域,服务对象为全体市民的城市文化集聚区。市级文化设施主要有城关文化中心,安宁文化中心,七里河文化中心、西固文化中心。
三、组团级文化设施
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比较完善,中型文化设施集中布局,功能综合,可以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服务范围为所属辖区,服务对象主要为组团内居民的文 化设施和场所。组团级文化中心有和平文化中心、雁滩-东岗文化中心、东方红广场文化中心、白塔山文化中心、文化宫文化中心、马滩文化中心、仁寿山文化中 心。
四、居住区级文化设施
指主要配置居民中、小型文化活动必需的文化设施和场所,服务对象主要为周边居民。
加强居住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按每3—5万人配置社区级文化设施。每处建设文化站1座、图书馆1座,社区文化站、图书馆要达到一级站(馆)水平,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结合旧城改造、老厂搬迁,在主城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
九年义务制教育设施规划
1、办学目标:
到2020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以上。
2、学生生均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学校要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体育运动场地,小学应有250米以上环形跑道;中学一般应有400米标准环形跑道。结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规定,新建或扩建学校校园生均用地面积按下列标准执行:
(1)完全小学20~30平方米;
(2)初级中学(含九年制学校)30~40平方米;(3)普通高级中学(含完全中学)33~40平方米;
(4)寄宿制学校人均在上述基础上增加10平方米。3、选址要求
小学和初中布局应充分考虑学校服务半径,方便学生就近就学,小学规划服务半径原则按照500-800米控制,较大不超过1000米;初中服务半径原则按照1000米控制,较大不超过2000米。
4、总体布局:
规划兰州市中心城区共安排小学244所,安排初中132所,安排高中57所。
医疗设施规划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血站、妇幼保健、“120”
医疗急救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2、医疗服务机构
主要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3、其他类医疗卫生机构
主要包括医学院校、康复疗养护理、医疗卫生后勤服务等。
二、设施布局
中心城区现状保留综合医院32所,专科医院9所,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6所,供血中心1所。规划新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30所,
在建专科医院1所,迁建专科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
体育设施规划
一、体育设施体系
规划体育设施按照“市级—组团级—居住区级”三级进行配套。1、市级体育中心
本次规划市级体育中心5处,分别为崔家大滩奥体中心、七里河体育场、省体工大队、兰州体育公园和兰州体育馆,规划市级体育中心总用地面积64.82公顷,人均0.24平方米。
2、组团级体育设施
本次规划组团级体育设施50处,总用地面积66.75公顷,人均0.24平方米。3、居住区级体育设施
居住区级体育活动中心按照服务3—5万人的标准设置,用地面积原则按0.2~1.5万平方米配置,设置户外健身场地(包括室外器械场地、慢跑道 等)。具体形式有全民健身公园(广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多功能综合健身场所、健身路径等,有条件的建设排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以及儿童活动 场所等。旧城区改造和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人均不低于0.2平方米的用地指标规划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低于3万人居住小区可结合邻里单元的公建设置室内体育设施,室外体育设施结合组团绿地设置。规划居住区级公共体育90处,人均用地达到0.3-0.5平方米。
二、体育设施空间布局
本次规划结合行政区划的因素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属地化管理原则,将中心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空间划分为5个地区,每个地区根据人口分布和公共活动空间,设置组团级及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至2020年,规划体育用地180.6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70%,人均0.66平方米。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1、社会福利设施体系构建市级、居住片区级、基层社区级的三级福利设施网络体系。
2、规划布点
(1)老年福利设施规划全市规划市(地区)级社会福利机构设施102处。其中社会福利院(中心院)13处,福利性老年公寓(托养所)27处,敬 老院(养老院)23处,养护中心(院)17处,综合养老中心5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1处,幼童及残疾儿童康复特教中心各1处,盲人福利院1处,老年大学 (学校)11处等。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日托所)、社区养老院(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399处,养老服务站(活动中心)、托老所755处。
老年大学(学校)的规划,除了现有老年学校予以保留,区级老年活动中心将与各区大学、中专院校复合利用。
(2)儿童福利设施规划孤残儿童福利设施规划布局包括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和儿童社会福利院两类。其中: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规划设置1 处;市儿童社会福利院,规划设置1处。居住区级儿童福利设施结合“三合一医院”统一选址布局。(3)残疾人康复设施规划规划1处精神病人福利康复中心,各 县区结合综合服务中心配置1处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按照5—7万人的居住社区规模设置居住社区级残疾人服务站。残疾人康复中心除1处省市级残疾人康复 中心外,各区也要建设一处区级残疾人康复中心,此外今后每个新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也需配置社区级残疾人康复站和康复指导站。为解决残疾人的养老问题,还规 划残疾人托养设施,分别包括市级托养中心,庇护所,以及日间照料站。
菜市场布局规划
一、菜市场体系
规划构建“三圈、五层次”的菜市场服务体系。“三圈”:
1、服务半径为2000米,结合组团商业中心布局的大中型标准化菜市场,形成“15分钟服务圈”;
2、服务半径为500米,结合居住区或小区中心布局的小型标准化菜市场,形成的“10分钟生活圈”;
3、服务半径为200米,结合社区中心建设的社区便民菜店,形成“5分钟便民圈”。
“五层次”:
是指以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大中型标准化菜市场,小型标准化菜市场,社区便民菜店为核心的菜市场五个层级体系。
二、标准化菜市场布局
全市规划标准化菜市场共201个,其中大中型55个,小型146个。现状保留及改造45个,其中大中型16个、小型29个;规划新增156个,大中型39个、小型117个。菜市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地域覆盖率达到0.82个/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