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
对新区的未来信心满满
云南信息报 从2003年呈贡作为现代新昆明战略的战场提出,到如今搬入壮观的新办公楼,8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在张女士看来,办公环境变好了,更宽敞了,同时城区的规划和布局也很合理,进入呈贡短短数月,就见证了周边多个楼盘的动工和竣工,还有国际五酒店的开业,其对呈贡新区的未来由忧虑变为信心满满。
之前去市政府办事,只需油门一踩,或者一路公交车即可,现如今坐公交车很费时,开车心疼油贵,这是距离的变化,公务员或者去位于呈贡新区的市级行政机关办事的人都深有体会。至于办公环境,之前就在市中心地带,一栋大楼里,各大部门就是上楼下楼的工夫,如今,很多人戏称“13陵”,即13栋甚是壮观的建筑立在那里,不熟悉的人会迷路。
2011年开始,也许你也曾为这些事情絮叨过,这是市政府搬迁到呈贡后很现实也很表面的一些烦恼,当然,还有一些小到个人,大到整个昆明城市的长远利好,我们也应该想到。2003年开始,新区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呈贡新区,也就是现代新昆明建设的主战场。
如今,一切都是新区发展后的水到渠成,市级行政中心搬迁了,带去呈贡新区的不仅是人流、商务流,也不仅仅局限于当地房价的阶段性抬升,更长远的影响在于昆明新中心的一次塑造和被认可,以及区域内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对于主城区而言,跳出原来的单一发展模式,在一个新的片区,规划一座新的城市,大大提高城市功能的同时,也是城市人口密度、交通压力、产业布局的一次重新组合和优化,使得整个城市向着有利的可持续的方向集合和发展。
可以想象,如果有些人去呈贡工作、生活、甚至消费了,那么主城区的交通压力会变小,城市空间也会相应变大,这会不会没那么闹心了呢?
曾经的农田 如今的市级行政中心
2004年,市政府要搬迁的消息开始传来,“当时觉得很吃惊也不敢相信是真的要搬迁,心里还是希望是误传,不要搬的好。”在政府上班的张女士觉得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印象中的呈贡就是一个村子,以鲜花和蔬菜广为人知。
从2003年呈贡作为现代新昆明战略的战场提出,到如今搬入壮观的新办公楼,8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在张女士看来,办公环境变好了,更宽敞了,同时城区的规划和布局也很合理,进入呈贡短短数月,就见证了周边多个楼盘的动工和竣工,还有国际五酒店的开业,其对呈贡新区的未来由忧虑变为信心满满。
英国《金融时报》曾经如此描述呈贡新区:“呈贡是昆明——中国西南重镇之一——附近的一座新城。13座美轮美奂的地方政府大楼,每座都铺着大理石砖;一所配备室内泳池的高中;两所占地宽广的当地主要高校。崭新的高层公寓楼排排耸立,簇新的窗户在亚热带的阳光下十分耀眼。
除了已经建成的大学城和一些住宅项目,这也成为缺人气、缺大型项目的呈贡新区目前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成为昆明市现在以及未来的行政中心,当然行政中心的城市功能不仅仅如此。
行政中心带来的片区价值变化
政府办公地点迁出闹市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经济现象,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纵观国内外,往往一个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也是城市经济繁荣、人口聚集的片区。同样,政府搬迁,也盘活了迁入地土地资产、提升了土地价值、改善了政府办公环境,同时也带动了政府新址周边土地的升值。
昆明市政府搬迁呈贡新区的信号释放出来后,看到发展机遇的是城市的——诸多的开发商,除了工业地产和文教地产,作为大学城和行政中心的一些住宅配套先后开建,张女士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公务员小区和高校教职工小区的房价只有2000元/平方米,当时对于呈贡新区未来,大家其实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后来昆明楼市的一路上涨过程中,呈贡新区的房价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真正推高新区房价的因素,还是行政中心搬迁以及轻轨的建设,现如今的呈贡新区,开始有更多的知名企业和工厂的入驻,高档的住宅小区纷纷开建,大品牌大企业打造的商业街,正在完善着呈贡新区的配套方面的短板,自然而然,不管是商品房还是商铺,价格有一路走高的形势,目前呈贡新建住房的均价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商铺价格更是翻番。据了解,大学城某商业中心的商铺在2009年的开盘价是8000元/平方米,去年年底到现在,该商铺的转手价格在3万元/平方米左右,其市场前景由此可见一斑。
各方对呈贡发展的信心也在增强,随着政府行政中心的进入,呈贡新区不停地被冠以行政中心、昆明副中心、新昆明未来的主战场等等名头,不管是开发商还是企业,纷纷看到了这里的投资价值。
实力大学城的打造者——实力集团营销总监助理李勇认为,很多企业看好呈贡新区发展形势,有政府推动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随着昆明城市外扩,呈贡也一定是昆明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其自身的发展前景和价值,吸引了开发商以及其他企业的入驻。
昆明市新城市中心崛起
短期内,呈贡新区发展带来的是房地产项目的加快开发,房价的走高,人流、商务流的一个聚集,但说到更长远的影响,应该是昆明市主城区之外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塑造和被认可,以及区域内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的一个过程,对于楼市,不论是产品的类型、品质还是市场环境,都将成熟起来。
昆明市社科联主席、昆明市社科院院长龙东林称,行政中心搬迁,对迁入地经济的带动是不可估量的,首先与之相关联的产业链会随之衍生,比如餐饮、酒店、公建、商业、居住、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的配套建设提速,这些配套的成型和完善,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或者人员进入呈贡新区。
同时,行政中心搬迁,也是一个城市由单一化城市中心向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跳出原来的片区发展模式,在新的片区,规划一座新的城市,提高城市功能的同时,也在城市人口密度、交通压力、产业布局的一次重新组合和优化,使得整个城市向着有利的可持续的方向集合和发展。
龙东林说,国内很多城市也都走了这样的路子,通过行政中心搬迁,带动片区经济发展。比如深圳,正是由于行政机构的搬迁,形成了如今深圳市多个中心繁荣发展的局面。
就昆明市而言,在龙东林看来,相对于老城区公共配套集中,道路拥堵,发展空间小,行政中心搬迁至呈贡,跳出主城区30公里发展,一是可以大大缓建老城的各种压力,二是支撑呈贡新区的发展。城市中心也由单一变成多中心共发展,构建多板块联动格局,有效吸纳和分流城市人口。
当然,呈贡新区代替不了昆明市主城区的功能,在新区发展中,会形成教育文化、金融等中心,但都是主城区派生出来的副城市中心,这两个城市中心是相辅相成的。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开发时不能盲目,要根据进入呈贡新城人群的需要,否则空置率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他山之石
深圳
政府搬迁促动新中心“多米诺”效应
2004年5月17日,深圳市立市后市政府大规模搬迁,22个市政府部门和3个驻深单位搬入福田区的市民中心,福田区成为深圳新的行政、文化中心。
根据中心区规划,这个“城市核心”便是中心区。正在建设中的深圳中心,占地面积6.07平方公里,由滨河大道、莲花路、彩田路及新洲路四条城市干道围合而成,规划总建筑面积750万平方米,包括南片区、北片区和莲花山公园。其中南片区是城市商务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和一大批高档办公楼宇坐落其中;北片区是行政、文化中心(市民中心、电视中心、少年宫等)。建设中的两条地铁线纵横全区,地铁一号线横穿深圳CBD,地铁中心枢纽站便位于深圳中心区。
与新中心区的快速发展不同的是,老中心区也在行政中心撤离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老中心区各领风骚,老中心区商业商务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心区走着从市政到居住到商务到商业的发展之路,随着中心区开发的深度推进,“居住地产”已渐次退出了市场舞台,代之以后来居上的“商务地产”。
记者点评
搬迁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合理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可以辐射一个城市的稳定及长远发展,往往新中心区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中心、经济的圆心,新城楼市格局也将发生变化,城市新中心由此催生。
长沙
跳出老城 发展河西新城
为长沙市河西新城中心区建设规划,发展成为新城区,促进长沙市更新发展。2001年3月,长沙市政府迁往河西新城北大桥侧的新址办公。根据新城中心区建设规划,长沙市河西新城中心区规划用地60余平方公里,利用现有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文化科教产业中心。按照功能分区,规划为商贸综合区、商务办公区、行政办公区、南北两个配套居住区以及水上休闲娱乐区。
“长沙的未来看河西!”去年,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就对媒体表示,长沙河东河西发展不均衡,与河东相比,河西有3个方面的优势:河东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功能受限,而河西目前已完善路网等基础建设,且建设成本低,环境容量大;第二是人才上的优势;第三是功能的完善。
大河西的优势正在形成,还表现在一组数据上,经济总量:去年大河西是14%以上,全市是16%以上;工业增长,大河西是18%以上,全市是25%以上。
记者点评
跳出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城市扩散式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新城的发展,带动的不只是经济总量的提升,更主要的是城市功能、资源的优化,关于建设新城,业界往往一片叫好,投资者也争相涌入,但如何承接起老城区的发展,又有别于老城区的定位,也应该是各方应该考虑的。
休闲产业 在呈贡兴起
未来呈贡 休闲之城
“休闲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良好状态,是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世界休闲组织原秘书长杰拉德·凯尼恩对休闲的定义。
什么是“休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标准。如果有一座城市,步步秀山丽水,处处景明人和;节庆活动多彩多姿,文艺表演各具风格,体育设施完备多样;既可饮酒谈天,亦可挑战极限,更可随意游逛;那么,恐怕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一座适合自己的休闲之城。未来的呈贡新区,正是这样一个地方。
呈贡新区山清水秀、风光秀美,有着怡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浓厚的人文氛围。被规划为“休闲之城”的呈贡新区从理想照进了现实,其休闲产业正在悄然兴起。其中,天堂岛的项目“潜伏”已久,新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选址于此,体育训练基地成为的高原训练基地……
可以预见的是,在呈贡新区的未来,休闲活动将成为人们主导的日常生活方式。情感、体验、故事、娱乐、传奇、生活方式相比物品和服务,将构成商品的主要价值和“卖点”。娱乐因素、情感、体验等,也将渗透到呈贡新区的产品和服务之中,构成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呈贡新区休闲氛围的打造,应该借鉴成都的经验,形成一个休闲产业
乌龙片区
多个项目孕育待建
休闲之城,是呈贡新区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它以满足休闲时段的消费需求为目标,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事务以外的时间,可以在一种无压力、非正式的状态下,通过“休闲之城”打造的不同场景和活动体验,对生活节奏进行调整,对闲暇活动进行补充。
乌龙片区(用地位于呈贡新区中部)可谓“休闲之城”的核心区域。以体育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呈贡乌龙片区,规划控制用地13.7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万人。 在乌龙片区,北部用地沿城市中央绿化带设置商业中心和大型公众活动设施,南部用地以运动、休闲、健身为主题,将形成丰富多彩的体育特色区。
早在2006年底,经过考察,昆明市委、市政府同意云南省联合成都世纪城集团,将呈贡新城乌龙片区部分打造成以商务、会展、酒店为一体的新的城市商务区,作为呈贡新区行政和高校中心的补充,带动新区的整体建设和开发。
据了解,该项目命名为“新昆明未来城——天堂岛”,旨在将新昆明建设打造成为生活、旅游、休闲、会议的天堂。项目包含:会展中心、酒店、CBD商务中心、会议中心、水体建设等丰富业态。按照这一定位,在昆明呈贡新区的呈家营和乌龙片区,预计有9000亩土地被用于项目打造。其中,开发用地4500亩,用于会展中心、酒店等的建设。其余部分,用于公园、绿化、水体的建设。也就是说,在呈贡新区,将会出现占地达4500亩的湿地公园。
此外,总投资约1亿元的呈贡新区项目——老干部活动中心选址乌龙片区。该项目总用地约47.5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万平方米,内设专业的室内外运动场、书画室、放映厅、报告厅、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具备了学习交流、健身运动、修身养性等功能,可以充分满足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新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周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西侧是环湖湿地绿化带,南侧紧邻市级公务员住宅小区,北临中央公园,计划明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届时,这个高标准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将成为老干部的温馨家园,极大改善老同志的活动条件、丰富老同志的文化生活,有效解决全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为老干部、老同志的休闲生活提高了新的选址。除了乌龙片区外,吴家营片区、雨花片区等辖区内的大型综合业态,也将对呈贡新区的休闲进行积极补充。
畅想
我的呈贡,我的休闲之家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休闲、浪漫和轻松的人,尤其喜欢能经常做做体育锻炼、在水边品茗赏景、在公园呼吸花儿的芬芳……而这些休闲元素,在呈贡新区竟然全部都有。
周一下了班,我都会电话相约三五好友,乘坐地铁来到呈贡乌龙片区的体育训练基地,打打球、聊聊天。大家都爱上了这里,地铁线路的发达,让我们无论位居昆明城市的哪个角落,都能轻松、快捷地直达呈贡的体育场馆。无论是羽毛球、网球,或者是壁球、篮球,体育场馆的丰富配套,让众口难调的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
在呈贡,大多数小区旁边都建有公园。每天傍晚,公园就成为了大家的乐园。有人饭后到公园散步,有人在公园跳舞健身,有人在公园遛狗游玩。夕阳西下,大家都沉浸在了音乐与欢乐之中。
每逢周末,到“天堂岛”或者是乌龙片区的农家乐,成为一家人静享天伦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里,孩子可以游水嬉戏,老人可以品茗赏景,我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个SPA,岂不乐哉!
只要稍加留意和了解身边的休闲项目,那么,生活在呈贡这座最不被知晓的休闲之城,你就能在每天下班后的晚上和周末,享受到异常丰富而独特的休闲生活,感受到呈贡这座休闲之城的独特魅力。
视野
成都
温润气候造就休闲氛围
在中国的城市中,公开打休闲牌的,是成都和杭州。成都的休闲文化是和成都人的生存方式紧密结合的,比如,成都的农家乐,就是依托周边的自然山水,两者结合,成片成片开发。
温润的气候,造就了成都的休闲氛围。在成都,四时皆有名花盛开,休闲的人们四时皆可赏花游乐。自古以来,成都的花会就有盛名。古有陆游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今有成都人,但大街小巷、凡有人家之处,几乎都可见花草踪影。每年成都花会,成都的男女老少都是全家总动员,人山人海。而成都人爱花不止于自养自赏,而是借赏花之名,获热闹之趣,得自然之闲。只要在周末阳光灿灿烂的日子,成都人都会呼朋唤友,三五成群,踏青郊游,走出城市,去郊外看油菜花、桃花,晒晒太阳、聊聊天、喝喝茶,享受生活……
为什么成都会成为农家乐的发源地?就是因为成都拥有的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它不仅为成都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培养了成都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休闲理念,也让成都人在休闲中获得了创造的智慧和灵感。如今,从郫县农科村到“五朵金花”,成都农家乐已经成为一种发展前景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也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条借鉴意义的思路。
记者点评:众所周知,昆明“天天是春天”,相比拥有浓厚休闲氛围的成都,昆明本身具备的优良环境、气候,为昆明呈贡新区“休闲之城”的打造铺平了道路,也为昆明人提供了休闲的物质基础。呈贡新区休闲氛围的打造,应该借鉴成都的经验,形成一个休闲产业。其中,无不囊括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组成的产业群。
杭州
让休闲理念成为共识
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的杭州,有着充沛的资源优势——拥有两处风景名胜区,五座森林公园,两处自然保护区,一处旅游度假区和一处省级旅游度假区。
从人文历史上看,自吴越、南宋开始,杭州就是休闲安逸的城市,富庶、优美、娴静,远离战争,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社会名流来此观光。秉承了先人的休闲遗风,杭州城市“休闲”气息浓厚,休闲理念在这里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者,饶有兴致地体验着杭州的休闲。他们荡漾于西湖,感受西湖无处不在的柔美和悠闲的风韵;在灵隐寺宁静心灵,在青藤茶馆品味西湖龙井,看夜色中西湖的朦胧;体验杭州的茶文化,感悟历史文化深邃的宋城,心仪于中国丝绸历史那遥远的记忆,体验并分享着杭州市民充满个性的休闲生活……
在杭州人眼中,西湖、杭州、杭州人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专家评说杭州人生活有三个面向:面向西湖,面向自己,面向家庭。面向自己,是指杭州人喜欢自娱自乐,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甚至有“天下最闲适、最愉快的当属杭州人”的说法。双休日,杭州人去九溪、去曲院风荷、去梅家坞乘着清风品茶,打扑克搓麻将,不知疲倦,乐在其中。面向家庭,杭州人秉承古训,“父母在,不远游”,在杭州人眼里,杭州是的城市,一家老小、亲朋好友,每天守着西湖这颗大明珠,静享天伦。
记者点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休闲之城”是“弛”的发展,也就是休闲文化的发展。相比杭州自古天成的休闲氛围,呈贡新区在“休闲之城”的打造,更应注重全局。不仅要在居住、工作、交通环节要给予充分的统筹配套,进行休闲化设计;同时,还需通过扩展城市休闲功能和建设休闲之城,提升昆明的城市品牌,提高昆明居民的生活质量,形成昆明独有的城市休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创造独特魅力。
(编辑:范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