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
衡阳搜狐焦点网 > 衡阳新房 > 新闻中心

【历史】衡阳与机场近百年的不解“情缘”

2014-12-23 10:16:42 来源: 搜狐焦点网

  引语:早在1929年,衡阳就兴建了简易机场,抗战时期建有军用机场,后几经转型变成民用机场,但最终停用闲置——


  江东八甲岭机场曾经开通过民用航班

  衡阳南岳机场正式建成通航的消息,将一些老衡阳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

  因为,衡阳不是排名前列次拥有机场。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有飞机和机场现身衡阳。

  从最初的临时机场,到抗战时期正式兴建军用机场并历经炮火劫难,到后来几经转型变身民用机场,再到最后的停用闲置,衡阳与机场的“情缘”,几十年间历经兜转。

  记者通过翻阅资料,有幸找到了部分记载衡阳机场沧桑变迁的文字。其中1986年出版的《江东文史资料》一书中,有两篇文章专门介绍衡阳机场,分别是《衡阳机场的兴建和发展——解放前部分》(作者:罗德蓉)和《衡阳飞机场见闻》(作者:舒名世)。1999年出版的《衡阳交通发展纪实》中则登载了《衡阳机场简史》(作者:李家和)一文。另外,衡阳抗战史研究者萧培所著的《浴血孤城——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中亦有一个段落表述衡阳机场。

  感谢这些详细的记载,让我们得以一窥近百年来,衡阳与机场的不解“情缘”。

  1929年,衡阳正式兴建机场

  据史料记载,衡阳最早出现飞机起降的时间,大约在1923—1924年间。

  不过,那是衡阳并没有机场,飞来的只是水上飞机,在来雁塔和太梓码头一带的水面起落,仅两三次而已。

  1924年北伐时,唐生智统兵在衡,曾利用蒸水南面演武坪地区一大片自然平坦的地方,稍加修整后作为临时机场,供小型飞机起降之用。到北伐战争后,何键任湖南省主席,机场已成一片废地,失去了作用。

  衡阳机场的兴建,确凿地说应从1929年开始。

  1929年,蒋介石为了便于使用空军来镇压革命,扼住西南门户要地衡阳,于9月间电令何键在湖南的衡阳等地修建飞机场,衡阳机场便重新择地确定在湘江东岸城郊的八尺岭一带(现珠晖区八甲岭机场的前身)。

  1934年4月,蒋介石为了加紧对中共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又电令何键扩建衡阳机场。因修建机场“需费过巨”,后来南京政府虽允许补助一部分,但大部分负担仍落在衡阳县等人民身上。

  1934年,衡阳天旱无收,农民生活无着,适逢修建机场,于是大批农民参加了这一工程,希图靠出卖苦力做零工为生。据悉,工伤事故、高强度的劳动和清苦的生活夺取了不少民工的生命。

  衡阳机场地貌原系半丘陵,由八个大大小小的山丘盘踞,其中主要的是西部的八尺岭、东部的石子岭和北头的美女梳头岭。在1929年及1934年的扩建中,由上万民工凭手挖肩挑,将山头挖掉、沟壑填平、修整碾压,于1935年底终于开辟出一块占地约140万平方米的机场区,并铺出了一条长约1400米、宽约40米,南北方向(与湘江平行)的简易土质跑道,一条相应的滑行道及一些简陋的配套设施。

  但建成的机场难得使用,加之天晴或下雨,跑道上人走车行,沟坎累累,无人维修管理,几乎又成了一片废坪。

  “七七事变”后,张治中来湖南,奉命复修机场。由衡阳县政府拨款包商承建,民工劳力均由县区乡保抽派。修复工程于1938年夏完成。

  抗战时期,衡阳机场遭多次轰炸

  抗战时期,衡阳机场是重要的轰炸目标之一。1938年机场刚竣工时就被日机作为军事目标投掷炸弹,至1941年秋又连遭敌机轰炸,其中挨炸最多的是机场的主体——跑道。

  为尽快恢复战斗力,机场总是日夜抢修。缺少石料,就将废旧汽油桶、甚至被炸坏的飞机残骸填入弹坑内,再培土碾压,以便继续起降,迎击敌机。1971年彻底翻新机场跑道时,就曾在北头挖出2000多个汽油桶,在中间联络道处挖出一副教练机的完整骨架。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美结成对日作战盟帮。美国空军将浙江衢州,广西桂林、柳州,云南昆明和衡阳机场列为对日作战的基地,而衡阳又是我国东南空军基地和西南空军基地的联络站。从福建的建瓯到日本门司,航空线1425公里,而从桂林到日本门司,则为2220公里,因此从西南空军基地去空袭日本老巢——东京或日本占领下的台湾,必须在衡阳机场降落加油,所以当时衡阳机场的重要性超过了长沙。美国飞虎队的主要作战计划转移到中国大陆后,衡阳机场经常停放100多架飞机,甚至多至400架,其中有美国空中超级堡垒P79轰炸机和其他轰炸机、驱逐机、高空侦察机等。衡阳机场住有2000名美国空军人员和200名美国宪兵,日夜进行训练和战斗。为适应新的需要,机场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并加固了跑道,增设了跑道灯。与此同时建造了飞机修理厂、营房、美军疗养院,费了半年多时间才得以完成,使机场容量扩大了两倍。

  当时机场四周有警戒,凭通行证出入,陈纳德、魏德曼等也来过衡阳机场视察。此时的衡阳机场,是其发展中的兴盛时期,设备较先进、飞行任务紧张繁忙,对打击日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4年,日寇在大举进犯衡阳前,抢占了衡阳机场,并利用这个基地,每天早晚对守卫衡阳城的国民党第十军战士和平民进行空袭;同年8月8日,衡阳沦陷,机场全被日军掌握。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衡阳机场建立起航空总站,主要担负重庆至武汉、上海、南京或台湾等航线间的中途加油,并对乘坐飞机的调动人员及其家眷进行接待,安排短时食宿等。也有往南京运送军火的飞机在此中转。

  衡阳机场在解放前夕,被该机场担任地勤保障工作的地下共产党员严教广(化名张凯南)组织护场队保护下来,未遭到任何破坏。

  解放后,衡阳机场几易其用途

  1949年10月8日衡阳解放,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军代表接管了国民党留下的衡阳机场;1950年成立中南军区湖南航空站衡阳分站;1951年中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在机场西侧的丁家巷、蔡家码头等三处修建营房。

  1953年,广州民航管理局在机场西南的刘家菜园7号修建导航台,作为国际国内过境飞机的地面保障。在湖南省民航局成立之前,衡阳机场和有关通讯导航设备是作为广州至长沙段的备降站和导航点,当时还修补了土质跑道,作为广州、衡阳、武汉、郑州、北京之间的伊尔—14飞行备用。1957年导航任务转至长沙,衡阳导航点失去作用,于1962年撤销,移交衡阳市房地局。

  1957年,国务院决定成立衡阳航空运动俱乐部。“文革”期间的1969年,宣布航空运动俱乐部为“修正主义产物”予以撤销。

  1971年至1976年,在机场南端先后建成发射台、油库、办公楼、宿舍等建筑。1971年6月,开始修建水泥跑道,耗资510万元,于1972年6月竣工。同时还修建了调度楼和远近距离导航台。

  1986年,应市政府和省政府的请求,上级批准同意将衡阳机场改为军民合用机场,国家民航局亦同意军民合用机场建站开航。

  1988年10月11日,衡阳机场正式开通衡阳至广州的航班,每周2个航班,飞行的是36座的小型飞机,飞行高度低、噪音大,一般人都不愿意乘坐,因此通航效益差,遂于1995年10月停航,累计飞行航班844个,进出港旅客达28686人次。

  上世纪90年代的形势,迫切要求衡阳发展航空,改善交通条件。为此,市委市政府设想:废弃衡阳机场,并将衡阳机场作为城市开发,以地生财,积累资金,以资将耒阳机场改造为军民合用机场,但几经周折,废弃衡阳机场未果。现在,机场的所有设备都已经闲置,不少地方近似荒芜。

  从此以后,衡阳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班子不断寻找时机,希望在新的地点,建设真正意义的民用机场。

更多衡阳房地产新闻,详情请登录搜狐焦点网衡阳站:http://hengyang.focus.cn/

     加衡阳搜狐焦点公众微信号,更精彩、更丰富的咨询等着你哟!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