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广州搜狐焦点网 > 广州新房 > 新闻中心

天河路面改造只是红砖换成白砖?

2016-07-25 08:02:38 来源: 广州日报

在广州市天河区工作的陈先生近日发现,在天河商圈的许多人行道上,地砖已经被更换一新。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他好奇地说:“天天经过的上班路上,之前红色的砖被换成了白色的砖,不知是什么原因。”与陈先生一样,许多广州街坊观察到街头的这一变化,以为路面改造不过是用白砖换掉红砖,却不清楚内里乾坤。其实,这是广州建设“海绵城市”的一大举措,目的是为了有效防内涝。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从整治水浸黑点,到建设新概念的排涝设施,广州各区均在尝试运用“海绵城市”新思路治水浸。

方向 “海绵城市”建设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长期以来,“下大雨水浸街”是令广州人头疼的事情。近年来,经过不断整治,岗顶等一批水浸黑点情况已有了明显好转,然而根据广州市水务局最近公布的信息,广州仍有26个可能出现水浸的路段,其中包括中山一立交、环市路童心路桥底、黄华路、省高院对出路段等“老面孔”。

广州中心城区为何屡遭水浸?广州市水务部门有关人士分析,这既有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绿地率减少,建筑密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容量面临巨大压力,地表不断硬化,这些因素逐渐成为了广州水浸的较大“黑手”。 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解决城市建设带来的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问题,广州必须走建设“海绵城市”的道路。

新快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2015年6月广州市府常务会议通过审批的《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就已提出未来将规划“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域。在今年1月25日召开的广州市水务系统2015年度总结大会上,广州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2016年市水务部门将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以及水环境治理工作,加快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海绵城市”建设还被写进了2016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广州将建设“海绵城市”,加强防洪排涝水利设施建设。而在2016年则要组织“海绵城市”规划研究。

目标 4年内中心城区防洪(潮)达200年一遇

今年6月底,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决议》(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广州要打造“海绵城市”,实施城镇公共道路雨水的排放和削减应设置渗排一体化系统,目标是新建项目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不低于40%。同时完成对中心城区重点易涝区域排水系统改造,探索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到2020年,中心城区防洪(潮)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南沙区和番禺区主要堤围防洪(潮)标准达到100年至200年一遇,海鸥围、高新沙围等防护农田区的堤围防洪(潮)标准达到50年一遇。北部中小河流防洪(潮)标准达20年至50年一遇,结合低影响开发等措施,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50年一遇的暴雨。

从《规划纲要》可以看出,要通过湿地公园对城市排涝起到作用,还需要在广州市内分布更多根据“海绵城市”要求设计的湿地公园,在不能建设湿地公园的空间密集地区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储水池塘、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发挥作用。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包括天河智慧城、国际金融城、海珠生态城、大坦沙岛、广州教育城、中新知识城、广钢新城、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灵山岛尖)、东部生态廊道。近日,“海绵城市”首期示范项目——天河区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湿地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理论设计,看似是生态景观,其实是一种自然调节的“市政设施”,能防洪涝,净化水质、土壤,回补地下水,修复生物栖息地,又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还可让市民休憩游赏。

延伸阅读

变身天河大货仓 奥体板块迎来八盘争霸时代

天河区也当了回“黑马”?6月网签量上涨67%

13号线天河公园-鱼珠或提前开通 笋盘抢先买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越秀·观樾

越秀·观樾

70000元/㎡

天河

查看详情
云瀚府

云瀚府

价格待定

越秀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