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广州国际轻纺城以40亿元的价格,购入新落成写字楼富力盈耀9 .3万平方米并获得冠名权。这一消息传出后,“冠名权”这个商业地产关键词,又一次活跃在行业人士及普通市民面前。这些年,知名企业是如何通过争夺“冠名权”来让自己的企业名“爬”上C B D高楼大厦间?负责建楼开发的开发商会青睐什么企业来“冠名”?本期,C B D君告诉你C B D大楼冠名背后的故事。
在大量高级写字楼汇集的珠江新城,最被有财有势的“世界500强”企业所争夺的,是区域内各栋写字楼的冠名权。
哪些企业在此场争夺战中更具优势?据C B D君总结了一下,在C B D内占比最多的为金融企业。触目可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广州银行、平安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都在CBD里有自己的冠名大楼。
其次是地产企业,只要在珠江新城拿了地,多数本地地产企业都会在CBD冠名自身企业名称,在由自己建造的其中一栋写字楼上。如恒大中心、富力中心、合景国际金融广场、保利中心等。然后是国际知名企业,例如普华永道、安永、G E通用等。
想得到冠名权,2009年时或许还有机会,但随着2012年珠江新城配套完善,新企业进驻增加,新落成大楼陆续名花有主,如今要在珠江新城找到一个可售写字楼的冠名权,竞争已非常激烈。
据排名前列太平戴维斯广州商业楼宇部董事刘晓南透露,虽然部分金融企业有能力自建写字楼,但珠江新城已无可建的空地,只能通过争夺冠名权来实现。据了解,目前CBD区域内可整售的写字楼不超过五栋,冠名权的稀缺性也随之加剧。
中石化:近十亿激活中国烂尾楼
名称:中石化大厦
冠名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原写字楼名称:中诚广场
写字楼开发商:广州金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经中石化收购
购买/租用/拥有:自有
购入价格:9.24亿元
规模: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楼高51层,总建筑高度约180米。整个建筑由3层地下室、5层商场、A塔和B塔两幢写字楼组成。
购入时间:2007年
幕后故事:“中诚广场”曾被称为“中国烂尾楼”。其于1992年动工建设,1993年开始卖楼花,吸引了大量港澳投资客出手,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港澳资金大幅缩减,2001年因资金链断裂而成为烂尾楼。2002年10月,一个名为骏鹏公司与北京金贸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联合体以9.24亿元价格买下了中诚广场。2004年10月再次因资金链断裂二度烂尾。
2006年4月,广州金贸房地产公司接手盘活,随后由深圳佳兆业房地产公司购下,中石化集团总公司后来又动用约10亿元的价格购入其中的A座,中诚广场由此最终被冠名为“中石化大厦”。
国开行:为2009年广州“手笔”
名称:国家开发银行大厦
冠名企业:国家开发银行
原写字楼名称:富力盈泰广场
写字楼开发商:富力地产
购买/租用/拥有:购买
购入价格:5亿元
规模:16-25层共10层写字楼、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整层商铺及数十个车位
购入时间:2009年
幕后故事:2009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与富力地产签订购买合同: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以约5亿元的价格买下珠江新城的富力盈泰广场半栋写字楼及整个项目的冠名权。这是当年广州写字楼市场单笔成交金额的一笔交易,国开行将其作为华南区域性总部。
据介绍,国家开发银行此次进驻富力盈泰广场购置的物业涵盖写字楼、大型商铺、车位等。根据双方合同,国开行一次性购买富力盈泰广场10层写字楼,建筑面积逾2.2万平方米,另外还有整层商铺及数十个车位。这10层写字楼位处盈泰广场A栋16~25层,每层的面积为2213平方米。
无限极中心:3亿元买下半栋富力盈悦
名称:无限极中心
冠名企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原写字楼名称:富力盈悦国际
写字楼开发商:富力地产
购买/租用/拥有:购买
购入价格:3亿元
规模:7整层写字楼,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另还有数十个车位
购入时间:2009年
幕后故事:2009年8月,广东人熟知品牌“李锦记”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耗资近3亿元一举拿下富力盈悦国际半栋写字楼,作为无限极在广州地区的总部,同时,还获得该写字楼的冠名权。富力盈悦国际变身“无限极中心”,成为当年继国家开发银行近5亿元进驻富力盈泰广场后,广州市第二大宗写字楼交易。
普华永道:租下五层楼就获得冠名权
名称:普华永道中心
冠名企业:普华永道
原写字楼名称:高德置地广场二期
写字楼开发商:高德置地
购买/租用/拥有:租用
价格:未公布
规模:5层约9000平方米
购入时间:2010年
幕后故事: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与C BD大多数冠名企业不同,他获得冠名的方式是租用而非购买。
亚运前,“普华永道”几个大字就已镌上该楼宇的外立面。此次租赁未公开合同涉及金额,但以当年高德置地广场平均租赁价格每月约150元/平方米的价格估计,普华永道每月租金可能过百万元。
C BD君顺便告诉你,2011年9月29日,另一家全球四大会计师事物所之一的EY安永,则租用并冠名了高德置地另一栋写字楼,冠名为“广州安永大厦”。
广州银行:整栋买下后只留五层自用
名称:广州银行大厦
冠名企业:广州银行
原写字楼名称:昊和大厦
写字楼开发商:广州昊和置业有限公司
购买/租用/拥有:购买
购入价格:未公布
规模:建筑面积122584平方米,57层
购入时间:2012年
幕后故事:该地块原本为越秀地产所有,后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转让给广州昊源集团,昊源集团又以整栋打包的形式卖给广州银行,冠名“广州银行大厦”也就水到渠成了。
广州银行除了留5层自用办公外,其他楼层均对外发售。广州银行大厦是CBD中轴线最北端的“四大金刚”(即珠江城、利通广场、广晟国际和广州银行大厦4座写字楼)中最早开售的项目。
交通银行:1亿多元买下“保利V座”
名称:交通银行大厦
冠名企业:交通银行
原写字楼名称:保利V座南塔
写字楼开发商:广州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购买/租用/拥有:购买
购入价格:11454.78万元
规模:地上32644平方米,地下1669平方米
购入时间:2010年
幕后故事:继国家开发银行5亿元收购富力盈隆广场打造华南总部、广州银行进驻普惠国际广场后,2011年1月,交通银行又大手笔购入了保利地产在珠江新城中轴线上的新写字楼项目———“保利V座”近4万平方米,并获得冠名权。
通用电气:面子够大只买三层就可冠名
名称:通用电气大厦
冠名企业:通用电气公司
原写字楼名称:高德置地广场一期
写字楼开发商:高德置地
购买/租用/拥有:购买
购入价格:未知
规模:三层楼,约6000平方米
购入时间:2011年
幕后故事:2011年7月18日,世界五百强企业通用电气公司中国南方区总部在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广场一期写字楼揭幕,正式成为C BD的一名总部企业“新贵”。
G E中国南方区总部位于高德置地广场写字楼项目西区A座。虽然只买下数十层中的三层、约6000平方米作为办公室,但依然获得高德置地出让的冠名权。
广汽集团:14亿创下2012年成交纪录
名称:广汽中心
冠名企业:广汽集团
原写字楼名称:保利中达广场
写字楼开发商:保利地产
购买/租用/拥有:购买
购入价格:14.03亿元
规模:保利中达广场1号写字楼、配套车位及相关部分商铺,总计约4.56万平方米
购入时间:2012年
幕后故事:2012年4月19日,新落成写字楼保利中达广场很快就迎来首位入驻大业主———广汽集团。据了解,本次交易中,广汽集团花费14.03亿元购入保利中达广场1号楼作为企业总部,同时取得该写字楼的冠名权,创下广州当年整栋写字楼的成交纪录。
民生银行大厦
冠名企业:中国民生银行
原写字楼名称:
写字楼开发商:广州市和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购买/租用/拥有:购买
购入价格:2.34亿元
规模:占地面积44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508.34平方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地上24层,地下4层。
购入时间:2008年
幕后故事:2008年底,珠江新城最后一幅地块D 1- 2被深圳市深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2.34亿元竞得,折合楼面地价为7693元/平方米。2011年3月17日上午,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乔迁至此。
招商银行大厦
冠名企业:招商银行
原写字楼名称:保利中心北塔
写字楼开发商:保利地产
购买/租用/拥有:购买
广东农信大厦
冠名企业: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原写字楼名称:富力科讯大厦
写字楼开发商:富力地产
农业银行大厦
冠名企业:中国农业银行
原写字楼名称:珠江投资大厦
写字楼开发商: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行 家 揭 秘
“冠名”的力量:都搬走了,大厦还叫它的名
据排名前列太平戴维斯广州商业楼宇部董事刘晓南介绍:“写字楼冠名被视作企业与开发商实现‘双赢’的一种手段。企业冠名一方面可以体现企业实力,向外界展示企业形象,更是一种无形的广告宣传,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而开发商也利用这些品牌企业的名气来提高写字楼本身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引进其他高素质的租户或买家。”
刘晓南称,冠名权只是写字楼租售成交的附赠条件,通常是购买企业和原业主方共同协商,开发商可以通过冠名权来提高写字楼租售的议价空间。他举例称,位于人民中路的美国银行大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当时美国银行在那边只租了一层就拿到了冠名权。后来搬走了,大厦还是叫做“美国银行大厦”。
“冠名”的价值:大厦冠名权并不单独出售
刘晓南指出,一般而言,写字楼的冠名权并不单独出售,交易方式分租和售两种,大面积长期租赁写字楼的客户或者大面积购买楼层的买家,都有机会获得写字楼的冠名权。但就目前来说,写字楼租赁处于买方市场,很多开发商用冠名权来吸引大客户进驻。但他又认为,写字楼租售单价与是否附带冠名权无直接关联,市场供需关系仍是影响写字楼租售价格最关键的因素。
如何争夺冠名权:来头子响价钱好讲
如果多家企业相中了同一栋写字楼而且都有冠名的意向,开发商会如何选择?刘晓南介绍,对于开发商而言,选择冠名企业,首先考虑企业在国际上的业界影响力,要符合项目定位及提升楼盘的品位,其次才是经济上的考虑。
“如果企业在品牌影响上实力相当,那在商言商,就要看谁出得起高价钱。”刘晓南说,写字楼冠名权争夺战中,金融企业实力雄厚,优势相对明显,开发商更愿意与这些企业“搭配”。珠江新城中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和广州银行是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都是通过购买大面积的写字楼获得冠名权。
金利来集团前后究竟花了多少钱,向自己的两个家族成员购下了金利来数码网络大厦?为什么在天河城旁边建起的写字楼,叫“粤海天河城大厦”?请关注C BD TIM ES,让C BD君来揭开谜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