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微寒的午后,家住双湖路社区的陈永贵老人和往常一样走到绿梦广场附近散步。和往常一样,他习惯性在一碗水转盘处逗留片刻。
但昨天和往常不一样,以往安静的南丁医院用地上出现了响动,他透过围墙往里面瞧瞧:有工人在里面清理场地,有工人在勘察。再一打听,原来这座搁置17年的大楼,将在本月中旬复工。
记者昨日从渝北区获悉,搁置长达17年、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通称南丁医院,以下同)烂尾楼项目,于9月24日在重庆市产权联合交易所成功拍卖,重庆一家医疗投资公司以近5.6亿元的价格竞买。
据悉,该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建成渝北区的混合所有制综合性三甲医院,预计2016年春节开业。
医院搁置17年后复工
工地曾被居民当菜地
“听说当初要建高规格医院,由加拿大设计师设计,楼顶上还有直升机停机坪,但是一直没响动。”这是陈永贵以往经过南丁医院大楼时,常常慨叹的一句话。
陈永贵的叹息,在南丁医院项目搁置17年后,终于有了转机。12月1日,在渝北区政府和重庆市高院执行局的共同见证下,南丁医院烂尾楼项目拍卖标的物顺利实施交付,买受人重庆某医疗投资公司进场全面接管。
据悉,该公司将与重庆医科大学合作,在现有基础上投资约15亿,建成渝北区的混合所有制综合性三甲医院。该院将继续沿用原有名称。
昨天,记者走进南丁医院的所在地,看见周围被围了起来。不少工人正在平整土地。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是今年11月后进入的,复工仪式将在本月中旬正式举行。
听说南丁医院将复工,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湖路社区居委会主任蔡晓琴很激动:“这解决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啊。” 蔡晓琴说,由于医院这块地空闲多年,不少周围的居民在里面种起了菜。但实际上,大家都希望在家附近就有个医院。
原投资者违法入狱
项目搁浅成烂尾楼
南丁医院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办事处,是按照《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渝北区域卫生规划设置的一家民营三甲医院,其土地使用权经重庆市政府1996年12月批准,由重庆谊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谊德公司)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面积为133334平方米(折合200亩),用于建设口服液生产线、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
2001年,在市政府主持协调下,谊德公司与重庆大学、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准备建设一个民营三甲医院。之后几经周折,项目名称改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通称“南丁医院”),设计床位1350张,总投资7.5亿元。
但风云突变,2007年,谊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卫承伟因犯诈骗罪被刑事拘留,于2011年6月被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门诊楼、住院楼、连接体被迫停工,项目被多家法院司法查封,发现其存在超规划建设、欠缴国家税费、债权债务众多、土地被多处抵押等问题,项目被迫搁置,成为渝北两路城区多年的“烂尾楼”。
今年找到新“婆家” 成交价高出估价1700万元
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位于210国道旁侧,紧邻江北国际机场,地处两路城区,其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既严重影响渝北“临空都市区”的城市形象,又使渝北市民“就医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今年以来,渝北区委区政府将推动“南丁医院”项目建设列为缓解渝北老百姓“就医难”的头等大事,成立了专门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南丁医院烂尾楼项目不仅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还涉及拖欠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人防费、超规划补交土地出让金等应缴税费以及超规划部分的处置。” 市高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项目历时久远,项目名称多次变更,项目股权多次变动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法律关系错综复杂。
于是,在该项目司法处置中,市高法院积极指导渝北区委区政府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拍卖工作,最终成交价格高出评估价格1700多万元。
投资15亿 新医院2016年开业
据买受人投资与法务总监介绍, 9月24日,南丁医院烂尾楼项目在重庆市产权联合交易所拍卖,该公司以近5.6亿元的价格竞买,继续与重庆医科大学合作,探索建设重庆混合所有制的“三甲”医院。2014年12月1日,拍卖标的物顺利实施交付。
据介绍,目前南丁医院烂尾楼的主体结构基本可用,这样可以节省1~2年的工期。负责人表示,工程预计在2015年底竣工,2016年春节开业,渝北区人民“看病难”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在二期工程中,该公司将与国际医疗管理集团合作,在重医附三院的基础上建设一家国际医学中心,为高端人群提供家庭式病房、家庭医生、智能化医疗服务。该医学中心将按照西部地区标准规划和建设,并按照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管理。
在接管现场,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将为一期建设继续投资15亿元资金用于项目改建、购置高端医疗设备等。二期工程也将在与国际医疗管理集团的合作协议签署后尽快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