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争欲做忠臣,杨左孙周有几人。当日忠臣不惜命,近日升官有捷径。”这首明末小诗,说的是一种在当时很流行的游戏——升官图。顾名思义,游戏以不断升官为目的,只是将异常复杂的晋升之路交由掷出骰子的大小决定。
在江苏仪征市档案馆内,就珍藏着一幅或许是迄今官职版本最全的升官游戏图《大清文武升官全图》。据了解,该游戏图堪称我国古代最早“桌面游戏”。
“纷纷争欲做忠臣,杨左孙周有几人。当日忠臣不惜命,近日升官有捷径。”这首明末小诗,说的是一种在当时很流行的游戏——升官图。顾名思义,游戏以不断升官为目的,只是将异常复杂的晋升之路交由掷出骰子的大小决定。
在江苏仪征市档案馆内,就珍藏着一幅或许是迄今官职版本最全的升官游戏图《大清文武升官全图》。据了解,该游戏图堪称我国古代最早“桌面游戏”。
官职多达数百个
这幅《大清文武升官全图》,纸面黄色斑驳古旧。据马春林介绍,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民间征集而来,“近两年整理档案时翻了出来,觉得很有研究价值。”
在方形的图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细看可发现它们由数十个方框组成,每个方框代表当时清朝的一个衙门或系统,如县衙、州衙、翰林院、宗人府等等;框内有从属此系统的大小官职,如州衙下分为“知州、州同、州判、吏目”;每个官职上方注明其品秩,如知州为从五品,则标注“从五”,以此类推。
掷骰子决定“升官”
“游戏方法很简单,就是从起点开始,每人掷骰子决定‘升官’速度和进程。”据马春林介绍,在游戏起点处写着“出身”二字,根据游戏规则示意,这款游戏最多可有10人共玩,工具则需6个骰子。
游戏初始,手气将直接决定“出身”,更将影响接下来的“仕途”。在骰子的6个数字中,与“仕”谐音的“4”最尊贵,被称作“红”,如果掷出6个“红”,那恭喜,该玩家一把就可以结束游戏,直接晋升为地位无比崇高的“衍圣公”,得到注钱若干后,“大贺”完胜。
除此之外,另外5种“六骰同数”,也是极为尊崇的“出身”,同样可以“大贺”胜利结束,只是注钱少于“衍圣公”。确定出身后,玩家再轮流掷骰,将掷出的数字比对所处官职下的“判词”,进阶或降职。相对应的口诀是:“两红为德,两六为才,两五为功,两二为柔,两幺为赃”。
映射官员擢升标准
从“判词”中可看出,古时官员擢升标准,以“德”为重。不管在任何职位,只要掷出两个“4”,就可以飞速晋升,甚至越级提拔。最夸张的是根据游戏规则,一次掷骰可以连续晋升,比如你掷出了5个“4”,可以当做4个“德”,也就是连升4次。仍以“留学生”的出身为例,便可直接成为从一品的“外务部尚书”,算是一步登天,位极人臣了。“才”则稍逊一筹,从官职品秩上来看,“留学生”掷一个“德”可升为正三品“外务部左丞”;掷一个“才”只能升为“外务部左参”,正四品,足足低了两个品秩。而更次之的“功”只能让“留学生”晋升为正五品的“邮传部郎中”。
至于另外两种判词“柔”和“赃”,马春林告诉记者,所谓“柔”即是“优柔寡断”,做官如此自然得不到晋升,所以在游戏图中但凡遇到“柔”,这一轮不升不降。而“赃”顾名思义就是贪赃枉法,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为官大忌,连续扔出几个“赃”,那基本上就输定了。
不过,游戏规则中却标注着“赃遇德不行”,即:如同时掷出“德”和“赃”,那么功过相抵,不升官也不降职。更值玩味的是,当你一路凯歌高奏,顺利进阶为太师、太傅这样的一品大员后,即便掷出再多的“赃”,也只是原地等待,不会被罢黜降职。“多少是那个年代‘刑不上大夫’思想的一种体现吧。”马春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