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搜狐焦点网 > 北京新房 > 新闻中心

迪拜梦碎击破房产无限升值论 中国比迪拜危险

2009-12-04 16:39:50 来源: 搜狐焦点网 作者:朱旻

  迪拜神话破灭,瑟瑟寒风吹绿了天下股市,而对于中国,对于某些观察家们,言语中透露的多是“隔岸观火”的味道。

  的确,迪拜世界的濒临崩溃并没有类似于雷曼兄弟的意义,与中国经济的直接关联度也并不大,中国的金融机构没有大量持有其债券,中国的进出口业务也并未因此受多大影响,反倒是与其经贸关系密切的印度因此很受伤。由此,有经济学家在评论迪拜崩盘时不无得意,那个世界离我们很遥远,对我们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而这种模式依旧“很成功”。

  模式“很成功”?笔者认为这恰恰是最应令中国经济界担忧的一点。因为,迪拜模式在表面上是新加坡、香港模式的现代翻版,而实际上,却与中国这次空前城市化运动中,几乎所有城市所采取的房地产增值模式极为相近。

  回顾迪拜的发展路径,就是在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全力发展第三产业,核心是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但实质上,迪拜和迪拜世界作为城市运营商或者说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力量,其盈利来源主要是房地产。这是一个堪称气势恢宏的城市开发模式,但本质与诸多中国城市不谋而合,投入巨资进行基础投资——引入高档配套设施——盖豪宅、盖别墅、盖酒店——出售或出租兑现。

  说到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建设,迪拜应该说做到了优质。迪拜的地铁耗资76亿美元,座椅都是真皮的,还能玩电玩游戏;人工棕榈岛投资时140亿美元,那景观可不同于寻常水系;世界排名前列的迪拜塔虽然烂尾了最后100米,可818的总数特别有气魄又吉利;再加上全球较大购物中心、世界较大的室内滑雪场、世界排名前列家七星级酒店……

  交通、配套,这些都是先进于世界的大利好,再加上这里是全球人均GDP较高的海湾诸国(阿联酋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而中国2008年刚刚超过3000美元)的金融中心,且欧美富豪加上贝克汉姆、欧文、布拉德皮特这些文体大腕纷纷捧场,这样的楼市才能叫奢侈品,这样的升值潜力才能叫无限,您不能不说这是天下少有吧。

  于是,迪拜曾经成为中国城市运营和房地产开发的楷模与样本,多少人远赴中东取经,并邀请迪拜来中国设展,引进迪拜的旅游集团,中国更首次确定要在2010年参加迪拜国际建筑房地产展会。而事实上,奢侈味道十足的迪拜房子跟京深沪穗相比,甚至还具备着性价比优势,上月在京举办的国贸冬季房展会上,迪拜的一个名为THE LIGHT商务大厦的项目每平方米不过2万多元,人那可是在迪拜城中心,这在北京,只能算“白菜价”。

  有着超强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有着超强的购买力支撑,甚至还有着诱人的性价比,然而,迪拜的楼市还是崩了。

  迪拜楼市的涨速比中国一线城市还是要缓和一些,自2007年1月到2008年10月只涨了一倍,去年10月份的平均房价超过4300美元/平方米。而自此之后便一路暴跌,斩去近三成。对于楼市一直最为敏感,也收获最丰的温州投资客也看不明白了,这还没有赶上温州的房价,怎么就跌了?纷纷割肉解套之后,还是归来分享中国楼市的盛宴吧。

  迪拜楼市崩盘的本因何在?笔者认为,缺乏实体经济、实体产业支撑,而过度依赖服务业和旅游业概念,整体布局失衡。凭借投资提房价,收获再投资的循环大举举债,一旦购买端有所动摇不再轻易买单,其可持续性发展便出现了问题。

  而这种模式恰恰在如今被诸多中国城市广为推崇,且包装策划得更具文化底蕴。在东部某内陆城市,为了一个概念便可以借下超过财政可支配收入7倍的资金大搞城市建设,而这笔钱的本金、利息和利润,几乎全部寄托在土地和房地产的收入上。中国人是富了,但与中东阿拉伯世界相比,应该还不具有可比性,而长年GDP红利分配向财政和企业的高度集中,也让民众的腰包底气并不太足。房地产对于内需消费资金的消耗已经巨大,对于制造业、商业等其他产业已然产生了梗阻效应,若长期如此,实体产业难于振兴,多数百姓收入难于增长,民间购房资金必将近于枯竭,难于支撑价格依旧高速飙升的楼市,一旦出现崩盘与随之而来的土地市场冷局,对于地方财政的影响不言而喻。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阿联酋只有迪拜一个城市采用此模式,而在危机面前,还有手握重金的阿布扎比可以“有选择地”来援助。而在中国,遍地开花的迪拜模式一旦崩盘,谁来买单?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中建·云境

中建·云境

92000元/㎡

丰台

查看详情
紫金书院

紫金书院

64800元/㎡

昌平

查看详情
润泽御府

润泽御府

110000元/㎡

朝阳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