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
保定搜狐焦点网 > 保定新房 > 新闻中心

《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公告细则

2013-04-11 10:57:07 来源: 保定日报
  (原标题: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调发展经济圈,更好的发挥我市区位、资源、文化、交通优势,明确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形成“大马驾辕,多马拉车,众星捧月,各放异彩”的城镇体系结构,统筹兼顾、科学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公共政策保障,我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依据《城乡规划法》,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审批”原则,历经七年时间,完成了《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并于2012年8月17日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现将《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2年8月17日批准)

  本期总体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远景规划为2020年以后。

  本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市域规划为,保定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22109平方公里;规划区即规划管理范围,面积312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面积210平方公里。

  本期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312.3平方公里,白洋淀淀区366平方公里,西大洋水库水源地保护区210平方公里,徐水、满城、清苑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127平方公里。

  到2020年,保定市域总人口12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7%左右。城市发展将积极融入京津冀城市价值链体系,建成华北内陆地区向沿海开放的桥头堡,并继续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形成京津冀地区中以承接京津项目扩散和科技成果转化、以节能节水型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京津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京南现代物流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地区特色旅游休闲胜地;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具有明显龙头带动作用的示范地区。X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发展战略

  市域发展战略:

  融入京津:通过产业协作,职能分工,实现保定融入京津发展圈;对接省会:通过产业互补,功能衔接,实现保定与省会的共同发展;联动滨海:通过与天津建立便捷的铁路、公路交通体系,实现海陆联动;拓展西部:通过通道建设,做好山西到天津中转区域的交通组织、物资存储、市场开发,保障引自西部的能源与资源的通达与供应。

  市域分区发展策略:

  打破中心城区单点辐射的无力局面,实现“核心突破”。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推进差异化的分区发展模式,实现不同层次产业在市域内的同时发展。

  中部地区:以现代制造业走廊作为实现保定市域经济“核心突破”的切入点,进一步发展、完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规模经济”模式,围绕核心企业形成“众星捧月”式的协作体系,形成中部经济隆起带。

  西部地区:立足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生态型特色产业。

  东部地区:引导相关产业集群在空间上进一步集聚,形成企业集群式的“块状经济”,促进横向联系,推动形成地方性生产网络,鼓励具备发展基础的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集群的整体提升。

  规划保定市域宏观经济布局形成四大经济板块。

  保定中心经济板块: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规划区为重点,辐射带动高阳、蠡县、顺平、唐县等周边区域。完善市域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较高端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参与大北京地区的劳动地域分工并争取取得一席之地。

  保北经济板块:以涿州为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高碑店、定兴、涞水、易县、涞源等周边区域。发挥与首都接壤的优势,依托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昆高速公路、涿密高速公路的建设进一步密切与北京的联系,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扩散,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旅游等京郊服务业。

  保南经济板块:以定州为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安国、博野、曲阳、望都、阜平等周边区域。充分利用毗邻石家庄和省扩权县(市)的有利政策,形成以汽车、能源、煤化工、中成药等为主的产业基地。

  保东经济板块:以“白沟新城”为次中心城市,带动雄县、容城等县发展。充分发挥商贸物流和温泉城地热资源等优势,建设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北方商埠、京南陆港物流区和旅游休闲地。

  二、城镇体系规划

  全市将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城市—县(市)城区—中心镇四级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排名前列级—市域中心城市:由“一城(中心城区)三星(满城、清苑、徐水城区)”构成组团式中心城市。

  第二级—市域次中心城市:涿州城区、定州城区和白沟新城。

  第三级—县(市)城区:高碑店、安国城区及其他16县的县城。

  第四级—中心镇:以河北省及保定市政府批复的重点镇为中心镇。

  交通发展战略:

  与京津冀交通资源对接,共享区域内空港、海港等国际型交通设施。构建“陆-港”联动交通体系,强化保定与沿海区域(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与出海口(天津港、黄骅港、曹妃甸港)陆路交通通道建设,引导保定由地区交通枢纽向“无水港”城市功能发展。以多方式联运和集约化运输为主体,以国家、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大力发展铁路、公路运输业,提高保定综合交通运输能力。

  加强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建立“安全、高效、协调、生态、多元”的综合交通系统,形成保定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网络。各县(市)30分钟内可直接上高速,中心城区至各县(市)、各县(市)之间60分钟内通达,保定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重要城市和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行程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建设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石城际铁路、预留天保大铁路通道,徐水北设保定编组站,客运与徐水客站合并设站,货运枢纽站结合保定物流体系,在北部形成以煤炭能源为主兼顾农副产品外输的物流基地。规划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三纵为京昆高速,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三横为廊涿至京昆高速保定段,荣乌高速,保沧、保阜高速;通过京昆、京港澳、荣乌、保沧、保阜五条高速顺接形成保定市环城高速。

  三、市域生态环境规划

  以“珍惜利用土地,积极维护生态、集中城镇建设和促进内涵整合、突出重点”为核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保定市建设为生态高度安全的宜居型城市。

  资源开发方式:

  土地资源:在西部山区,耕地质量较差的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项目。在东部平原地区,利用公共交通线、河流等构建生态防护带,确保中心城市和其它建成区的生态安全。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提倡紧凑型城市发展方式,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挖掘未利用地的潜力。协调各项用地,耕地占补平衡;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动态的土地利用状况监测机制,加大执法力度;积极进行土地整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水资源:减少大水漫灌农地的浇灌方式,发展节水型精细农业。建立中水利用机制,加强生活用水二次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增强人民的节水意识,提倡全民节水。建设节水型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地貌地形进行雨水的蓄水工程,节约地下水资源。

  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加快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减少重工业的能耗。在全社会提倡生态消费。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一级保护区:主要包括山区生态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区,执行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建设用地侵占;生态环境二级保护区:主要包括生态廊道和山前生态缓冲区,执行较严格的控制措施,限制建设用地的置换;生态环境三级保护区: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的平原地区,依据城乡规划适度发展。

  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预防保护区;将重点治理区划定为禁建区,将重点监督区划定为限建区。

X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一、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发展战略:“以工强市”实现发展突破,“以文兴市”实现发展提升,“以绿优市”实现和谐发展。

  规划确定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2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控制在205万人以内。

  二、城市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主要向北发展,南部联合清苑协调发展,东部结合高铁站场适度发展,西部优化发展。

  总体空间布局为:

  规划形成“两片三组团”集中紧凑型城市结构。

  “两片”:京广铁路以西是市级商业金融、信息服务等综合服务中心,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传统工业区兼有部分生活居住功能;京广铁路以东主要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和现代文化展示区,兼具承接历史城区商业功能疏解的区域。

  “三组团”:分别在中心城区北、东、南三个区域规划三个组团,北部组团主要功能是以高科技产业、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公共设施齐全的生活居住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南部组团结合长城、中兴等汽车产业形成以汽车制造为生产主链并向外延伸的产业集群,并配套相应的生活、居住、公共设施等组团级设施,服务于工业区;东部组团结合现状形成的教育研发和近期建设的客运专线客运站形成集会展、信息流通、商务活动、地方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功能区。

  规划划分为13个功能分区,主要包含:高新技术产业区、居住办公配套新区、居住及无污染产业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区、现代商业居住服务区、居住及商贸流通区、现代装配制造业园区、居住及文体配套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居住及配套服务区、教研及商务会展区、体育产业基地起步区、东南产业起步区。

  结合总体布局,规划建设10个居住组团。在住房建设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城市各等级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加强居住区环境建设,逐渐展现生态宜居的城市面貌。

  三、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分为三三四级配体系。3个市级综合中心,即:在古城区形成历史文化和传统商业文化中心,展示优秀历史文化特色;在铁路以西片区朝阳大街和东风路交汇区域,形成集商务办公、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市级现代商业文化中心;在北二环以北、朝阳北大街两侧区域,规划综合型市级现代商务办公中心。3个市级专项中心,即:在东三环以东、七一东路以北区域,依托河北大学和保定学院规划专项型市级教育科研文化中心;在西二环与西三环之间,七一西路两侧区域,规划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市级体育设施(场、馆)、体育休闲和体育产业中心;在高速铁路站场周边区域,规划高端商务会展和知识型经济中心。4个区级中心,即:分别在朝阳大街和天鹅路交汇区域,在朝阳南大街以东、铁路专用线以南区域,在三丰路以南、永华南大街以西区域,在东二环两侧、东风东路和裕华东路之间区域,规划区级生活生产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区级商业、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

  四、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构造“环线交织、点片结合”的绿化体系。

  (1)城市绿化回廊(环):由三环路两侧、防洪堤、护城河三道环状绿化回廊,将城市各处的绿化串联在一起;外围的高速公路防护绿地作为城市绿化的最外环。

  (2)城市绿网:由一亩泉河、侯河、清水河、府河、京广铁路沿线和城市道路形成由城市外围切入中心城区的绿带。构成城市通风廊道,改善空气环境。结合城市道路网的格局,形成绿化网络。

  (3)公园、街头绿地:均匀布置各级公共绿地和各类公园,与绿化回廊和城市绿楔共同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有机系统,发挥绿地的防护、游憩、景观、生态、文化功能。

  到2020年,城市绿地总面积3011公顷,人均14.69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总面积227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1.12平方米,绿地率40%,城市绿化覆盖率45%。沿防洪堤、一亩泉河、侯河、清水河、府河等设置带状绿地。规划苗圃布置在城西水源涵养区及城市防洪堤附近。绿地指标达到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标准。

  结合用地布局,确定重点景观片区、景观轴、风景点,形成“十字景观轴,双回水景廊”的城市景观体系。

  (1)景观片区:中心城区景观主要分为6个片区:古城风貌区、早期现代城市风貌区(建国后北市区的建成区范围)、新城市风貌区(规划城市建成区北部)、传统产业改造景观区(西郊厂区)、现代产业景观区(以汽车制造产业区为主)及新兴功能区(高铁站场区)。

  (2)景观轴:规划横纵两条景观轴。纵向的景观轴以朝阳大街为轴,由北向南依次串联现代商贸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南部产业区,集中了主要的城市职能,是展现保定城市建设风貌的主要景观轴;横向的景观轴以侯河、护城河水系以及东风路为主体,串联西部工业区、古城区等在保定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地区,体现保定的历史文化特色。

  双回廊:规划以水和绿化为主形成环古城景观环和防洪堤景观环。其中,环古城景观环突出体现人文特色,表达保定市的传统与文化;防洪堤风景环着重体现自然景观特色和生态特点。

  (3)风景点:规划保护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生态景观等多种城市风景点,在北部新区、中部历史城区、东部文教区和南部工业区分别控制1~2个眺望点。

  五、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路网骨架由“井”字形快速路和“七纵九横”主干路构成。

  快速路系统:由西二环、东三环、北二环和南二环构成。

  主干路系统:

  七纵:体育中心西路、乐凯大街、朝阳大街、阳光大街、恒祥大街—益民大街、长城大街、东二环路。

  九横:祥风路、北三环、复兴路、七一路、东风路、天威路、三丰路、太行路、广安路。

  规划城市快速路长度为72公里,主干路总长252公里,次干路总长315公里。主干路、次干路路网密度分别为1.2公里/平方公里和1.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的路网密度控制在3.5公里/平方公里左右。

  六、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城市供水:到2020年,保定市中心城区和清苑等供水统筹区日用水量为81.5万立方米/日。以南水北调水源作为供水主体,将一亩泉地下水源、西大洋与王快水库连通水库水,作为中心城区辅助备用水源。中心城区统筹考虑清苑、大王店组团以及周边城乡结合部供水。规划保留排名前列地表水厂,维持其规模26万立方米/日,新建保定市第二地表水厂,位于市区西北高屯村北部,水厂规模为55.5万立方米/日,将一亩泉水源保护区划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按相关规定进行水源保护。建设节水型城市,更新、改造用水设施,使用节水型设备,到2020年,节水设施普及率达到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

  排水:选择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合理布置排水设施,加强排水设施管理,严禁污水排入雨水管道。城市污水处理以集中处理为主,中心城区污水系统分为四个排水分区,分别为鲁岗污水处理厂排水分区、银定庄污水处理厂排水分区、北部排水分区、南部排水分区。规划将现状鲁岗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另在北部排水分区规划1座污水处理厂,南部排水分区与清苑县城合用1座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雨水排放划分为四个分区:中部城区、北部排水分区、南部排水分区、东部排水分区。结合地形,分区就近排放,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做好雨水回用工作,利用天然坑塘调蓄雨水,用来回灌地下水,部分作为城市绿化用水。利用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的水作为再生水水源,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作为城市用水的补充水源。到2020年,再生水回用率超过50%,分别在四个污水处理厂基础上,新建再生水厂。

  供热、燃气:到2020年,集中供热率达到90%。实现气化率100%,天然气覆盖率达到用气人口的90%,其余使用瓶装液化气。到2020年,集中供热率达到90%。改扩建保定热电厂、新建西北郊热电厂、东郊热电厂、南郊热电厂。四座热电厂覆盖范围为保定中心城区、满城、徐水、清苑三县县城以及徐水大王店镇。热网建设尽可能与路网改造同步,并适当超前于热源建设。为保证供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将四个供热分区的热力主干管进行联网布置。

  环卫设施:到2020年,日处理垃圾达到1800吨。公厕建设以一、二类为主,总数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粪便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环境保护:到2020年,市区空气质量II级以上天数大于85%。水功能区达标率100%,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七、城市防灾规划

  防洪规划:中心城区防洪标准采用200年一遇。中心城区河道达到5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环堤河外围河流采取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保留现有环堤河,并结合防护绿带疏浚加宽,采取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北部在漕河右岸、西部在界河左岸、南部在龙泉河、清水河左岸设防洪堤,按照设防标准实施防洪工程。防洪工程建成前,在规划设防范围内新建工程应独立设防,满足防洪标准。

  抗震规划:已经建成的属于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对经确认建在断裂带上(已无法避开)的建筑物,应根据对断裂所作工程影响评价的结果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减小损失。新建工程在选址上应尽量选择抗震有利地段,严格执行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规范。在小区规划建设中,要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建设小区公园、广场、公共绿地等疏散避震场所。中心城区设防烈度为七度。

  人防规划:按照国家人防二类重点城市的要求,完善人民防空体系。地下空间开发应结合城市平时防灾和战时防护的需要。大型地下建筑的规划、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防护要求,应结合地面公用设施建设,安排地下防空专业工程。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娱乐设施、地下交通通道及普通地下室等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战时人防的需要,做到平战结合,并制定平战结合转换方案,使人防工程在规定转换时限内达到战时使用要求。

  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指导思想和原则:

  (1)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和空间形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存,抢救濒危珍贵文物和近代优秀建筑,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特色。

  (2)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采取全面控制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古城历史环境风貌的协调与完整。

  (3)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保护与旅游开发、文化教育、民俗活动及公共休闲有机结合,形成内外一体的文化旅游体系。

  (4)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相结合,处理好保护与改造、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整治,促进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

  古城保护:护城河与府河范围内为历史城区保护区。严格保护古城独特的“靴形”结构、现存的城墙遗址和护城河水系。保持古城西部、北部、东部护城河和南部府河水系走向、宽度基本不变;保护现有水体,严格控制沿线污水的排放;严格保护西大街、东大街、北大街、南大街和城隍庙街等对城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道路网骨架,保持其走向和宽度基本不变,对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制和色彩进行严格控制。

  古城内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总督署—古莲花池历史文化街区、淮军公所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特色街巷、胡同,保持其走向、宽度、名称基本不变。不得拆除历史文化街区内原有的特色民居建筑,并应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制和色彩,使其与原有的特色建筑相协调。严禁新建对文物建筑、街道景观有严重影响的建筑物、构筑物。严格保护街区两侧的古树名木。

  文物保护单位:对市区内2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管理部门确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严格保护。保护区内按照已经划定的文物保护范围,禁止各项建设活动。建设控制地带应严格控制整体空间环境。新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和材质等要素应与文物建筑本体年代相协调。环境协调区内应控制建筑高度。环古城路范围内,一般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6层以内,特别重要的公共建筑在极其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局部放宽,但不应超过24米。其他区域,在完善“环古城公园”建设的同时,部分特殊地段可在保护古城整体空间格局基础上,结合旧城改造实际情况进行低密度开发建设,应提高绿地率控制指标,建筑风貌应与古城风貌相协调。X

  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

  到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41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4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北部电谷区、东部高铁区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建制镇(大王店)。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搬迁或改造污染严重以及对城市安全构成威胁的工厂与仓库。新区建设向东重点发展高铁及其站场、向北重点发展中国电谷区、向西重点发展体育新区、向南重点完善汽车产业区。

  建设东三环、京昆高速保定连接线 “保定·中国电谷”立交桥,建设西北郊交通客运站,实施保定火车站扩建改造和七一路等道路改造,对朝阳大街、七一路、东风路、裕华路等城市主要道路进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既有建筑改造和街景整治;建设保定市大水系,启动王快、西大洋两库连通工程,实施府河综合改造和中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垃圾发电厂和医废处理中心、启动南郊和西北郊热电厂建设。建设万博广场、香江新天地商贸广场、新燕赵商务广场、世纪财富广场。规划建设文体中心、IT文化产业基地、保定历史文化名人苑、关汉卿大剧院,整治修缮西大街、光园、淮军公所、恢复总督署西路和古莲花池十二景。建设“太阳能之城”年度项目、搬迁看守所、太行水泥厂。做好长城公司富瑞园林万亩绿色生态风景区、城市园林绿化。

  远景依托城市发展轴线构建开放型城市发展模式:“南北二产支撑、东西三产提升、西山东水映名城”。南北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东西形成现代服务业基地。利用交通出入口的优势条件,预留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个方向的生产服务用地。保护水源地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结合西部体育产业的发展,配套形成低密度开发的城市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区。结合府河和漕河沿线控制规划形成城市文化休闲带及生态景观带。X

  中心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中心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徐水、满城、清苑、安新四个行政县。总面积为3291平方公里。

  一、中心城市发展目标

  统筹保定中心城区与徐水、满城、清苑等周边地区的空间需求,构建保定都市区协调发展、生态良好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建立合理发展模式,加强城乡统筹,形成功能一体、高度发育的城乡经济综合体。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空间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障并确立保定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本地经济增长效率,促进保定中心城区的理性增长。突出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相互融合,提升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传承保定城市规划的历史脉络,呼应“西山东水映名城”的生态格局,重塑狼峰竞秀的“山水城市”。

  到2020年,中心城市总人口达到35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00平方公里左右。远景展望到2030年。

  二、中心城市发展结构

  加力做大中心城市,坚持“一城三星一淀”组团式发展模式,努力把中心城市统筹打造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宜居、创业之城。规划形成中心城区、满城、徐水、清苑、安新、低碳新城和高铁新城“七组团”城市空间结构。

  三、中心城市发展战略

  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为:产业支撑、服务带动、空间优化、特色提升。

  (1)产业支撑战略:构筑四大产业体系,包括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打造特色化、型的产业聚集区。

  (2)服务带动战略: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强大的服务中心体系,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由制造业单轮驱动转变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3)空间优化战略:以打造低碳城市为目标,采用“多中心、紧凑的组团结构;功能混合、职住平衡的用地布局;山水相连的生态网络,公共交通引导的发展模式”等布局原则,实现保定中心城市在空间方面与打造“低碳城市”目标的契合。

  (4)特色提升战略:一是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打造“文化名城”城市名片。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古城空间形态和历史环境风貌的协调与完整,展示“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槐柳荷花”的古城风貌。二是突出山水城市特色,打造“山水保定”城市名片。一方面实施生态涵养与修复,另一方面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交通体系,整合区域资源。打造“西山东水、田城居中”的山水城市特色。三是突出低碳城市特色,打造“低碳城市”。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四、中心城市职能分工

  中心城区组团,拉大城市框架、提高承载能力,继续做好三大片区改造和东湖、西湖片区建设,加力推进城市北延东拓,重点打造北部低碳新城和东部高铁新城两个组团,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市扩张发展的重要引擎。

  清苑组团重点建设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形成疏解中心城区部分加工制造和物流配送功能的新型工业卫星城。

  满城组团重点改善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保定西花园和休闲度假、文化旅游服务基地,成为分担中心城区部分文化、居住功能的生态精品卫星城。

  徐水组团重点建设保北装备制造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蔬菜副食供应基地,形成疏解中心城区部分装备制造和区域物流功能的新型工业卫星城。

  安新组团重点保护和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建设环京津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居住方便舒适的新型生态精品卫星城。

  低碳新城组团建设国际化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技术与产品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低碳经济先导区和产城互动、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示范区。

  高铁新城组团建设集交通、会展、信息流通、物流产业、商务活动、地方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组团。

  “三星一淀”,按照“同步、同标、同城”标准,加快推进清苑、满城、徐水、安新四个县城建设,加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实现基础设施共享。通过组团发展,把中心城市打造成低碳发展特征鲜明、文化底蕴充分彰显、充满创业激情和发展活力的山水宜居城市。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最新楼盘

紫钰府

紫钰府

价格待定

竞秀

查看详情
中房锦园

中房锦园

9500元/㎡

涿州

查看详情
麒麟府邸

麒麟府邸

6200元/㎡

易县

查看详情
房贷计算